网站访问人数: 150268159

村里有个“超人”书记——西充县义兴镇有机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超

www.gcdr.gov.cn (2025-04-08) 来源:民族地区工作处

个人情况:杨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90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先后在乡镇、部门机关等多岗工作,现任西充县义兴镇有机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超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兴产业、搞建设、优环境、提服务,在真心实意为民办事中赢得群众交口称赞,被群众亲切称为“超人”书记。

所驻村情况:西充县义兴镇有机村距西充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人口561户1228人,党员63人,该村是亚洲有机峰会永久会址、全省“5A”级基层党组织、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个人感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论是脱贫攻坚也好,还是乡村振兴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群众日子更美好。我和驻村工作队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怀着对群众最质朴的感情,把事关群众的点点小事办好做实,切实履行好第一书记的职责,不忘做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个人事迹:西充县义兴镇有机村的村民逢人便夸:我们村有个“超人”书记,才来我们村上一年多,就把我们村的荒田整治了、公交车开通了,每月还可以在村委会免费剪头发,这个书记硬是个好人。有机村村民们口中所说的“超人”书记,就是南充市纪委监委下派到该村任第一书记的杨超。2023年9月,杨超刚从广元市旺苍县考到市纪委工作不久,便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主动向组织申请下驻基层一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到村工作后,杨超没有选择在有机村过去的功劳簿上躺平,而是把群众当家人一样,更用心、用情、用力地为群众办事服务。

想群众富做实助农增收的事

300亩良田无法耕种是群众的心病,把良田复耕也是杨超驻村后为群众解决的第一件实事。刚到有机村工作,杨超一直想有机村条件好、名气大,驻村工作队可能没有好多事情做。经过走访调研,杨超发现有机村“峰会会址”光鲜亮丽,但合并过来的原黑柏山村有300亩良田杂草杂树丛生,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杨超及时将该情况向单位领导报告,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也深入有机村走访调研,当即要求市、县、乡、村要通力协作,让这300亩良田尽快复耕。杨超积极奔走于市、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在2023年12月实施了低效园林改造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00亩荒田按照高标准农田标准打造,看到平平整整的良田,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杨超1.png

良田建好了,田里种什么?杨超和村“两委”又在思考这个问题,通过在网上发布信息,和多名业主沟通洽谈,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将300亩良田以400元/年/亩的价格租给李之源农业发展粮油产业。今年9月,300亩良田盛产稻谷22万斤,现在又全部种上了胡豆。群众在产业园务工最低能挣到60元/天。村民袁文松对杨超说:杨书记,我没想到我70多岁了还可以来打工挣钱,这比喂猪划得来。

在派员单位的协调下,杨超又争取资金10万元,对村集体经营的300亩脆李产业园进行有效管护,让村集体经营的效益低下的脆李产业重新焕发了生机。现在的有机村已经发展脆李840亩、高品质粮油480亩、柑橘300亩、有机蔬菜80亩,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5万余元,在家群众较2023年人均增收400余元。

杨超2.png

解群众难做细便民利民的事

解决群众反映的最集中的事情,是杨超驻村工作的重点。有机村内交通条件好,村道路设施相对完备,但有机村的群众出行却不方便。到县城的公交车,只通行至旁边的上坊寺村,步行至有机村还要30分钟,到义兴场镇只有坐摩托,单程就要10元。有机村的群众时常讲,现在路越修越好,但是赶场还是不方便。为了解决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杨超积极协调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和公交公司,开通义兴场镇到有机村的定制公交车,单程只要3元钱。每到逢场天,看到有机村的群众坐上公交车,其他村的群众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杨超3.png

群众出行的“大事”解决好了,更要关注群众身边的小事。杨超发现好多农户为了省钱,没有经常剪头、修面。杨超就和义兴场上一个理发店对接,邀请店里一位理发师每月固定一天到有机村理发,驻村工作队给理发师200元的劳务费,理发的村民分文不取。每月农历20号这天,理发师准时到村委会为群众理发,理发的群众更是络绎不绝,对驻村工作队连连点赞。有的群众说,我们的子女从来没问过我好久剪一次头发,村上这个“超人”书记还为我们免费剪头发。

村里生活相对困难的几户群众,是杨超心中永远的牵挂。监测户张庆绅一提到杨超,打心里感谢这位第一书记,他经常讲:没有杨超书记,我们家的日子不知道怎么过。张庆绅长期卧病在床、妻子有智力障碍、有一小孩在读小学,一段时间,家里除了张庆绅低保等政策性收入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了解这一情况后,杨超积极奔走于民政等部门,同村上一起给张庆绅的妻子办理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将张庆绅的儿子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现在张庆绅一家年收入有4万多元。杨超和驻村工作队队员隔三岔五为张庆绅送米、送油、送牛奶,发动单位干部职工为张庆绅一家捐款、捐衣物、捐文具等。脱贫户张云波听力一级残疾,其妻子肢体二级残疾,但他家中现在家中现喂养有50只鹅、30多只鸭、70多只鸡,每月卖鸡鸭蛋收入2000余元,这也多亏杨超为有机村6户“双残家庭”争取的到户养殖项目,让有机村这样特殊的村民多了一分关爱、增加了一份收入来源。

暖群众心做好和美乡村的事

为了开好有机峰会,有机村曾建设了一处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但湿地公园重建轻管,有些地方亲水栈道破旧、杂草丛生,本是群众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成了无人管理的臭水沟。杨超积极协调县城邦公司,对湿地公园进行清理维护,又协调县就业局争取五个公益性岗位,负责湿地公园的日常维护,解决了湿地公园维护难题。今年夏天,湿地公园的荷花又再次盛开,到湿地公园的群众、游客又渐渐多了起来。有游客到有机村旅游观光后,写了这样一首小诗赞美有机村:稻田里,山坡上,漫山遍野,到处是,绿水青山万千景象。房前屋后,青椒紫茄,丝瓜满架,枝头上的脆李,真想请你尝一尝。猪牛满圈,鸡鸭成群,白鹭飞翔。还有这里的人啊!堆满了笑容,可人的模样!

杨超4.png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的乡村振兴答卷虽然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我们还要把群众的信任作为工作的最大底气,把群众的认可作为工作的最大鼓励。”杨超感慨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做大有机基地、做优有机产品、做强有机链条上下功夫,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把有机村的“有机”招牌越擦越亮,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多惠及有机村1228名群众。杨超对做好驻村帮扶工作信心更加坚定。

杨超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