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易县普威镇的高山上,马俊富,从被选派到板棚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始,用脚步丈量板棚村土地,将其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用真情实意、尽心尽力地推动着板棚村的全面发展。
心系群众,当好群众“翻译官”
刚驻村时,驻村队员听不懂彝语,同为彝族同胞,马俊富主动当起了“翻译官”,带领驻村队员入户与村民拉家常、话发展,详细收集村民收入情况、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以及村民的诉求,以入户走访架起沟通桥梁,迅速打开驻村工作局面。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马俊富已经记录完10多个笔记本,且每晚都会将白天收集的资料分类整理,标注出急需解决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大到建房修路,小到地里的树怎么种、圈里的羊怎么喂养,医保交不了怎么办,他都能够为大家找到解决办法。在一次次地为村民解决困难后,他已然变成村里的“百事通”“主心骨”。
村子很大,山高路远,大事小情,无法做到事事在场,村民已习惯通过手机向他咨询各种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这样的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打近百个,村民反馈的事情,事无巨细,他都一一回应。边走路边接打电话,彝语、汉语轮流上阵,这已成为马俊富的工作常态,“私人电话当服务群众的热线电话用,24小时为群众开通”是马俊富心系群众最生动的注解。
马俊富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产情况
回应民盼,畅通振兴“致富路”
要致富、先修路。驻村之初,板棚村仍有部分通组道路还未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的农产品无法及时外销,道路交通安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马俊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道路问题,马俊富积极对接乡镇和帮扶单位,顺利争取到板棚村九组、十组通组道路硬化项目(以工代赈项目)。为便于通行,需将路基由原路的3.5米扩宽至4.5米,建设之初,部分被占地村民不愿意免费将土地让出来修路,但以工代赈项目没有占地赔偿资金。为尽快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马俊富与村两委不断与村民进行沟通,讲清楚通路的好处,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在不懈努力下,村民们终于理解并支持项目实施。2024年雨季前,道路硬化顺利完工,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往需要30分钟的车程现在只需要10分钟。
除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以外,今年板棚村新建、待建各类项目4项,每一个项目都有马俊富的身影,作为沟通的桥梁,积极协调施工方和村民的各类矛盾,耐心开导群众,确保了所有项目的有序实施。
板棚村九组、十组通组道路硬化项目开工仪式
因地制宜,画好产业“路线图”
富村必先富民,民富才能村强。板棚村共有园地1万余亩,但部分群众因种植管理技术不足,导致产量不高,收入增长不明显。为提升群众增收致富能力,马俊富积极与市农林科学院沟通协调,先后两次邀请相关专家走进板棚村,通过“理论讲解+答疑+现场教学”的方式,向村民面对面讲解雪桃、苹果果树修枝、施肥及病虫害防御等方面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管理技术水平,2024年板棚村种植雪桃、苹果的农户收入从户均3万元增长到5万元。
板棚村除雪桃苹果产业外,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木种植超过5000亩,占园地面积的一半。近几年核桃、花椒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群众急需对经济林木进行更新换代,马俊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板棚村当地气候特点,最终与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商讨决定在板棚村发展车厘子种植产业,邀请相关专家作车厘子选种、育苗、修枝等技术的专题讲座,并组织20余户有更换种植车厘子意愿的群众开展新种或嫁接车厘子400余亩试点工作,为示范带动、全面换种做足准备。
组织村民开展车厘子种植技术专项培训
此外,在前几轮驻村工作队的引领下,板棚村发展了1000余亩林下中药材续断种植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农户已掌握了种植技术。为进一步提升价格,马俊富积极对接市统计局,邀请四川省中医药集团赴板棚村实地调研续断产业,积极促成双方在续断规范化种植、市场化收购方面的合作意向,并辐射米易县北部区域三个乡镇续断产业近万亩,为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群众增收致富拓宽了一条路子。
倾力关怀,解决群众“烦心事”
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马俊富始终心系群众,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弱势群体身边。低保户田红美家土围墙今年已成为“危墙”,存在安全隐患,但家中只有田红美一个弱半劳动力,无解决该安全隐患的能力。了解到此事后马俊富主动担当,为其争取来了免费的红砖、砂石等材料,并组织社长、村民自愿当起了义务工,不到一天就把土围墙变成了砖围墙,及时消除了田红美家的安全隐患;易地搬迁户马正华住在普威镇独树村的行政辖区内,入户道路狭窄崎岖,极不方便出入,边户原本有可以过三轮车的硬化路,但由于邻里不和,邻居不让其通过。了解此事后,马俊富带领驻村工作队多次到邻居家登门了解情况、开展思想疏导,在多次协调下,邻居与马正华终于冰释前嫌,马正华一家终于能踏上平坦安全的入户路;马俊富还始终把帮扶村重点人群作为日常慰问和关心关爱的主要对象,定期对村内困境儿童、特困户开展走访慰问。一年来,积极沟通派驻帮扶单位,慰问困境儿童家庭2户,贫困家庭60户,送去生活必需品折价合计2万余元。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马俊富将板棚村当作自己的家,将板棚村的村民当作自己的家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躬耕基层,让小小的村落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对接企业开展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