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0072078

青春奉献,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喜德县且拖乡且拖村驻村第一书记 杨怀

www.gcdr.gov.cn (2025-01-08) 来源:民族地区工作处

在喜德县且拖乡且拖村,有这样一位驻村帮扶干部,她不仅是第一书记,更是群众心中的“贴心人”和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她,就是杨怀。自2023年7月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杨怀以真挚的为民情怀和实际行动,扎根基层,锐意进取,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奉献之歌。

精准帮扶,守住返贫底线

杨怀同志深知精准帮扶的重要性。她带头开展全覆盖入户走访,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及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她利用自身优势,链接慈善组织和爱心企业,资助困难家庭学生,救治先心病儿童,有效避免了因学因病致贫返贫。她的努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2023年7月,驻村的第二天,了解到吉额破古家面临经济困境和居住条件恶劣的双重挑战。该同志迅速行动,通过链接社会组织和企业资源,一个月内为其修葺了主房,新建了附房、畜圈、院坝、围墙和大门,并添置了室内家具,极大地改善了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同时,工作队积极为吉额破古家庭申请低保,并于2024年5月成功将其纳入监测户并申请了低保,为家庭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缓解了经济压力。9月,该同志了解到黑惹木呷曾拥有一个六口之家的幸福家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他妻子的生命,留下他与四个年幼的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个月)相依为命,这场变故让黑惹木呷陷入了困境,杨书记积极协调,为黑惹木呷家庭申请了低保、防返贫基金、争取到了4万元的建房补助。宽敞明亮的新房建起,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更为他们带来了未来的希望。在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她还关注到了黑惹木呷的就业难题。在了解到县医院正在招聘保安人员时,便推荐黑惹木呷前去应聘。凭借着黑惹木呷的踏实肯干和第一书记的鼎力相助,他顺利获得了这份工作。这份工作不仅为黑惹木呷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更让他能够兼顾家庭和工作,照顾到四个年幼的孩子。2023年9月,杨书记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了年仅1岁的罗可欣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一病情不仅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也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杨书记在了解到罗可欣的病情后,迅速行动,积极联系州慈善总会,并成功对接中华慈善总会,为罗可欣争取到了免费救治政策。在中华慈善总会的帮助下,罗可欣于2024年春节前夕前往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进行了半年的修养后,现在已完全恢复。

心系群众,创新基层治理

为了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她精心谋划,成功协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群众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她不仅关注基础设施的改善,更重视群众日常生活的细节。她组织团队入户帮助群众打扫家庭卫生400余次,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同时,她还多方筹集资金50万元,为群众购置并发放了洗衣机、电视机、四件套等生活物资共计4520台(套),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她四处奔波,“化缘”到价值200余万元物资,通过“树新风超市”5类65条积分规则,让群众在参与中既得到了实惠又激发了内生动力。

在慈善助学方面,她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她通过链接慈善资源,为学校和幼儿园提供了价值30余万元的校服、文具、图书等物品,有效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在走访过程中,她发现许多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于是她积极行动,为这些学生争取到了宝贵的资助。高三学生黄荣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来自脱贫低保户家庭,母亲精神二级残疾,父亲需兼顾家庭与农活,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在得知黄荣亮因学费问题心理压力巨大后,她迅速联系州慈善总会和四川省河湖保护和监管事务中心党支部,为黄荣亮争取到了高三学年2400元,大学每年6000元的资助,确保了他能够安心学习。

2024年1月11日发放彩虹夫妇捐赠物资.jpg

2024年1月11日发放彩虹夫妇捐赠物资

此外,杨怀了解到,村民巴久伍各自幼失去父亲,母亲也在2022年离世。2023年9月退役后,积极备考四川师范大学的全日制专升本考试,并成功被录取。她为巴久伍各争取到了山东资阳商会的资助,每年资助1万元学费,帮助他顺利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业。同时,她还为其他脱贫户品学兼优的学生争取了资助,确保他们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失去学习的机会,脱贫户博尼五各争取了高中阶段3万元社会组织资助资金,沈欣2.4万元助学资金,为10名脱贫户品学兼优学生每人提供100元/月/人的资助等等。她深知,个案资助虽然重要,但长远来看,教育扶贫需要形成长效化机制。因此,她积极争取慈善捐赠资金10万元,筹划成立村教育基金。该基金将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奖励,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确保整村教育帮扶激励形成常态化。

2024年9月26日州委党校研究生班现场教学.jpg

2024年9月26日州委党校研究生班现场教学

推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杨怀同志深谙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她着力推进茶园节水灌溉项目,助力高山生态茶叶产业蓬勃发展。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喜德红茶”成功通过欧盟标准检测认证,并与“比利时中华茶叶中心”签署外贸协议,为茶叶产业国际化铺平道路。2023年,村集体经济首次实现创收,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在一次的走访中,听说农户们亲切地称茶叶为“子孙树”,其长期收益的特性更坚定了杨怀发展茶叶种植的决心。她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争取资金为村民购买茶苗、补种茶树,为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领外,杨怀还推动建成标准化有机蔬菜基地,为60余名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机会,有效提升了乡村振兴的质效。在乡村旅游方面,她主动对接县农旅投,签订民宿经营权转让协议,直接参与民宿经营管理,进一步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她与周边村庄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积极推动乡村振兴配套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3年9月16日深圳中国慈善会介绍且拖茶叶2.jpg

2023年9月16日深圳中国慈善会介绍且拖茶叶

多措并举,打造文旅名片

杨怀驻村干部多措并举,致力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带动群众和村集体增收,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她积极争取资金,大力提升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成功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

在杨怀的扶持下,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等群体纷纷投身乡村旅游产业,创办农家乐、小吃店、民宿等,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其中,身患视力残疾的郭富清(郭大姐)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勇敢创业,开办了以农家豆花和土菜为主打的农家乐——郭姐饭庄。该农家乐的成功运营,不仅为郭大姐家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更成为了妇女创业的典范,激励着更多村民投身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此外,杨怀还关注到村民王保荣家庭的困境,在其丈夫意外过世后,她积极为王保荣家庭提供帮助。在且拖村争创3A景区之际,杨怀推荐租下王保荣家的闲置民房打造为临时性游客中心,并一次性支付五年房租,极大地改善了王保荣家庭的生活条件。在杨怀的不懈努力下,且拖村成功打造了喜德县第一张亮丽的“文旅名片”,不仅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为乡村的繁荣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荣誉满载,不忘初心使命

在杨怀书记与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且拖村先后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度四川省基层群众自治优秀案例”“2023年度全州美丽乡村行动优秀村”“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多项荣誉。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上,她也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即使面对繁重的调研、检查和来访活动,她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笑着说“累并快乐着”。该同志以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以真挚的为民情怀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谱写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她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心中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