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基本情况简介】舒林,男,大学本科,199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苍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会主席。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任苍溪县龙王镇市场村第一书记,2021年6月开始任苍溪县白鹤乡白鹤社区第一书记。该同志驻村以来,认真履行驻村帮扶工作职责,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扎实推动群众致富增收。2023年荣获苍溪县“三农”工作先进个人和苍溪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所驻村基本情况简介】白鹤社区位于白鹤乡中心,距县城19公里,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871亩,林地5370亩。辖7个居民小组,932户2210人,其中农业户573户1687人,脱贫户78户223人,无返贫预警监测户,易地搬迁户11户39人。低保户125户186人、特困户13户13人,残疾人61人。现有中共党员85人。
【个人驻村感言】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工程,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能够参与和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是我一生的荣幸。我要认认真真谋事、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干事,让白鹤社区的产业更兴旺,老百姓的生活更幸福。
【个人事迹介绍】
“舒书记,今年我又养了80多只羊,包了100余亩土地种植红心猕猴桃,明年应该可以多挣10多万元。感谢你的帮助,我才有决心和信心继续发展这些产业。”元旦前两天,舒林在入户了解群众产业发展规划时,种植大户张仁发和他算起了收入账。
在白鹤乡白鹤社区,有一个身影频繁穿梭于社区的角角落落,他拉家常、探民情、谋发展,带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用心用情绘出了富民兴村的和美画面,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他就是苍溪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派驻白鹤乡白鹤社区第一书记——舒林。
向“深”走访绘制产业发展的“规划图”
白鹤社区位于白鹤乡场镇驻地,由原喻李村、鹤仙社区、白鹤村合并组成。建制调整后的白鹤社区地理环境呈“一高两坡”分布,产业规模小、种养大户少、产品收入低等问题成了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
“没有村上牵头,我们搞园区仅凭着自己一腔热血,每年的收益也就维持基本开支,更别提赚钱了。”种植大户谢静无奈地摆了摆手说着。
保障老百姓持续稳定增收,产业发展是关键。作为秦巴山区的一个偏远乡村,耕地面积短缺制约了白鹤社区产业规模化发展,如何突破这个瓶颈?舒林到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走村入户,重新谋划产业发展路径。
“村民们现有产业有哪些?发展得怎么样?”在白鹤社区,每天都有一个皮肤黝黑骑着摩托车的年轻小伙,手拿笔记本挨家挨户记录着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几个月的走访了解,舒林也渐渐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以原喻李村柑橘产业和原白鹤村雪梨产业为主,适度规模化发展小家禽养殖,采取自销与统销相结合的方式,彻底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在村里的党员大会上,舒林向党员代表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2022年5月16日,舒林帮助脱贫户谢廷贵规划产业发展
“我们村本来就有搞小家禽养殖的历史,有基础,这个产业发展模式,我觉得可以。”“解决了销路就是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产业发展的后劲才能更足......”
舒林的发展思路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支持,“大园区+小庭园”的产业发展模式就这样确定了下来。白鹤社区的产业也因此一改往日布局混乱的现象,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向“实”发力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2022年2月,白鹤社区迎来了一次好机遇。县级产业配套项目落户白鹤乡,白鹤社区获得了300万左右的项目资金。
舒林立即行动,带领社区干部多方奔走,发展黄金梨的集体经济项目快速“上马”,不到2个月时间,黄金梨集体产业园完成建园、栽种,硬化产业便道1.8公里,还修建了灌溉管网,解决了园区水源缺乏的问题。如今集体产业园的黄金梨果树已经开始初挂果,2025年将迎来丰产期。
2024年5月16日,舒林为种植户汪帆现场讲解黄金梨病虫害防治技术
为了提升产业发展质效,舒林先后制定了白鹤社区“三步走”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一户种养大户结对帮助小农户”的“1+1”发展模式,回引返乡创业人员3人,培育种植大户12户,发展户办产业面积200余亩,户办小家禽养殖2万余只,产业规模效应正在加速形成。
得益于舒林和帮扶单位的全力支持,白鹤社区还争取到位项目资金130余万元,累计加宽村组道路1.6公里,标改山坪塘5口,沟渠整治1.2公里,场镇污水管网改扩建1.5公里,新建智能垃圾收集站6处,新改建垃圾房8座。一边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另一边是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如今的白鹤社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2022年11月10日,协调项目资金18万元整治白鹤社区六组山坪塘
向“细”着手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社区居民张晓琼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丈夫因病去世,女儿远嫁他乡,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打小工和种粮食。由于家中缺乏劳动力,迟迟不敢发展小家禽产业。
舒林在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看望慰问,并拍着胸脯保证:“鸭子养好后,销售的问题包在我身上,你在家收钱就行了。”有了舒林的“销路”保障,张晓琼尝试养殖了60只土鸭,出栏时舒林协调帮扶单位通过“以购代扶”方式帮助销售,让其获得了7200元的收益。
2023年10月,舒林到种植大户张仁发柑橘园开展统销采样工作
“舒书记,你介绍的门路,让我家今年柑橘多卖了3000多元”“舒书记,我家又养了100只土鸡,明年再帮我卖出去哈......”在白鹤社区,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主动上门,“麻烦”舒林这样的小事。
“别看他年龄不大,说话做事可一点也不含糊,老练着呢。”白鹤社区副书记陶启寿对舒林这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儿赞不绝口。
回首六年驻村路,舒林翻看着一页页泛黄的工作笔记,回忆起一幕幕忙碌的工作场景,他感慨颇多:“还有许多的工作等着我去做。不管是一件事,还是一百件事,都要把每一件干好干扎实,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展望未来,舒林充满信心、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