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本该两年一轮换,然而日欧村驻村干部的四次轮换,全体村民都联名写信给上级组织部门恳请批准刘涛书记继续留任。日欧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降泽说:“我们的第一书记刘涛,在2015年到2024年已经在我们村上当了九年的第一书记,我们一直把他留下来的原因是,我们老百姓特别认可他。”
老百姓的认可,就是他工作最大的动力,建强战斗堡垒、发展富民产业、深化乡村治理、解决群众难题……九年来,他始终坚持真蹲实驻、真抓实干、真帮实促,带领全村群众将日欧村从一个无产业、无项目、无集体经济的贫困村,建设成为全州文明村,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双百工程示范村,2024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15万元,村集体牦牛养殖合作社存栏数增加23头,如今的日欧村正在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步迈进!
真蹲实驻 争做服务群众“贴心人”
最初日欧村群众对刘涛的到来十分冷淡,觉得这个干部也是和以前的一样,逢年过节提点清油大米来一趟,呆不了两天又回城了。面对群众的不支持,他没有气馁,他相信,只要能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他们得到帮助,就一定能拉进彼此距离。
首先,历时一个月帮助远嫁云南的村民白玛旺姆开具各种证明5份,制作调查笔录13份,为她重新登记办理了户籍,解决了她家三个孩子无法上学的困难;其次,帮助泽仁瓦吉成立了瓦吉藏香猪养殖合作社,为他争取到8.3万元产业发展资金自建了300平方米的猪舍,今年还邀请网红来村帮助销售藏香猪,采取网上直播选猪的模式,当天所有藏香猪被订购一空……真心换真心,日久见人心。一桩桩好事做下来,“有困难就找肯帮忙的刘书记”的名声传开了,对刘涛书记而言,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时刻提醒着他已经完完全全和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融合在了一起,骨肉相连。
日欧村脱贫攻坚的四年里,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他为日欧村申请到位各项扶贫资金900余万,着手组织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作中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村集体的所有事务都在阳光下运行,既避免了自己犯错又赢得了群众信任。全村共新修硬化路8公里,桥梁3座,实现每户通自来水、通电、网络覆盖、硬化路入户,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垃圾处理池、公共厕所、旅游停车场、观光步游道等,第一次在村主干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30盏。争取到了“广东援建”、“电子科大援建”等资金60万元,帮助43户村民修缮改造房屋,确保村民“住上好房子”。
真抓实干 谋划振兴产业“致富路”
要想持续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没有产业,村民们就没有稳定收入。刘涛深知,外来帮扶固然重要,但伸手要来的始终没有自己努力挣来的用着踏实,于是他大力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带领村两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立足日欧村实际,着眼集体经济发展,参与协调支持产业配套服务。
为了村民过上好日子,他多方奔走,不放弃任何一次能够给日欧村带来改变的机会,多次为村里争取来捐款捐物,他始终相信将来日欧村的年轻人不用像以前一样每年只有外出打工,他们也会有条件可以留在日欧村,留在这里建设自己的家乡。
一路摸索,一路实践。2016年首次尝试合作社分红模式,年初帮助建立的“瓦吉藏香猪养殖合作社”实现当年投产当年收益,按照入股协议,合作社每户成员每年人均分红4000元;2018年,他又积极推进成立全体村民入股的日欧牦牛养殖合作社,扩展集体产业特色发展项目,牦牛养殖场牦牛数量从2019年的63头发展到现在的140头,合作社经营正常,无任何欠债,实现良性发展;还通过入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实现固定集体收入2.4万元;出租收割机年收入2.2万元。2023年,总投资500万元的日欧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投入建设,主要包括新建村文化广场、旅游接待营地打造、俄色花观景台和游客步游道建设、村篮球场升级、村容村貌提升等内容。项目运营后,极大地提升了日欧村游客吸引力,从而带动本村其他民宿接待、农特产品销售等,今年“贡嘎海棠节”期间成功举办多场篝火晚会,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
真帮实促 打造基层治理“先锋队”
日欧村属于少数民族地区,除了发展经济,完善村务监督制度,推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平安法治乡村方面的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平日里,坚持党建引领日欧村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刘涛书记的重点工作。
在党建工作中,他带领日欧村党支部坚持开展“三会一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争创先进集体。村党支部连续获评“优秀基层党组织”,今年日欧村被选为全州三房治理工作试点村,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在召开全州现场会时得到了到会领导的表扬,还被选为全省农村法治教育基地;同时围绕增强党员主体意识这一重点,他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注重在党员中培养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在“扶智”方面,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从2015年起全村义务教育100%落实,在校学生家庭23户,无辍学学生,幼儿园至高中阶段,三免一补全部落实到位。在“扶志”方面,鼓励村民积极劳动、自力更生,消除村民“等靠要”思想,让每户闲置劳动力有事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树立村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村务建设。结合村民个人实际情况,有计划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增收,今年先后共有40多名村民在新都桥镇、康定城区、成都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等地务工。
奋斗的历程,收获满满的九年
九年坚守,日欧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上级领导的关爱培养下刘涛书记获得了不少荣誉,获康定市委、市政府嘉奖一次,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最美家乡人,全省优秀第一书记,甘孜州优秀共产党员,康定市优秀共产党员,七次康定市优秀第一书记。但他说:“荣誉是日欧村全体群众辛勤劳动的成果,我只是赶上了好时代,只是驻村干部其中一名普通代表。”
“脱贫攻坚的生涯是我人生中的一段宝贵经历,日欧村群众与我结下的深厚情谊将永远铭记,忘不了2018年春节临近国检之时摔断肋骨后,村里群众对我的嘘寒问暖、送医送药,忘不了每天穿戴着的那条由白玛让吉托人从省骨科医院专程买来的固定带,忘不了都江堰市援康医生对我的免费救治,正是他们的帮助和关爱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对于刘涛书记而言,这九年的驻村时光,人生无憾,初心如磐。他坚信,乡村振兴,脚步不停,美好生活,未来可期。美丽的日欧村会像中国千千万万个脱贫致富的村庄一样,在这片广袤温暖的大地上发出自己独特而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