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成都市新津区自第七批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突出“带不走的帮扶模式”,聚焦消费帮扶和产业帮扶两个重要方向,整合链接“省商投+新津区+小金县”资源优势,发挥龙头国企引领带动作用,以新津帮扶小金为试点,针对消费帮扶痛点,从“1对1”到“N对N”,打造“线上+线下”小金农特产品数字化营销渠道,共同孵化跨区域联动的消费“帮扶集市”项目,培育消费帮扶“金平台”。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创新融合,打造“数智帮扶集市”。一是创新“数字化”手段。依托省商投打造的“蜀光惠”数字消费平台,瞄准平台500万会员、超10亿元/年消费额的“职工福利”市场,开展“一县一窗口”线上集中展销,推动产销对接上云上线,促进受扶地农产品销路拓展,销量提升。二是搭建“多协同”机制。让企业变“1对1”单向互动为“N对N”交互联动,推动39个欠发达县域特色产品和78户帮扶企业全面入驻,改变一对一、点对点的传统帮扶模式,打通工会福利、饭卡经费等渠道,让职工变“被动订购”为“自主选购”,实现了各单位交互采购、协同联动。三是塑造“全品类”优势。“帮扶集市”平台已建成50个重点帮扶区县、39个欠发达县域“一县一窗口”,建立39个欠发达县域区域全覆盖、品类全覆盖的特色产品资源库,解决了品类单一、众口难调等痛点,满足了帮扶单位职工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二)突出市场引导,打造“产业帮扶集市”。一是以“开放性”聚流量。链接“蜀光惠”等第三方平台超百万客户流量,融合线下展销活动,组织开展线上直播、“39帮扶进机关、进百企、进万家”等系列活动,创新线下展销、线上下单模式,推动产品“出山出川出圈”。二是以“精准化”畅供需。通过对运营数据统计、产品购销分析和用户群体“画像”,有效引导特色产品改善生产、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三是以“市场化”建标准。通过平台赋能,在更大范围内帮助欠发达县域建立市场标准、产品标准和产业标准,掌握市场竞争话语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衔接,实现从单纯“卖产品”向“兴产业”的跃升。
(三)突出便捷实惠,打造“实用帮扶集市”。一是共享一站式的贴心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一键采购、个性定制、配送到家、无忧退换等综合服务,让消费者买得更省心。二是共享高品质的放心产品。平台直接对接优质产地,严格选品把关、全程溯源,全方位保障产品品质,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三是共享更实惠的舒心价格。依托覆盖全川的流通节点,通过集采集配降低采购、仓储和物流各环节成本,让利于消费者,让消费者买得更开心。
三、工作成效
该项目已累计入库帮扶供应商210家,上线产品5053款,累计消费帮扶总额10501.41万元。10月12日,“39帮扶集市”在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斩获二等奖,正在将该模式向西安、北京、天津等地逐步推广。目前,川商投集团与阿坝州达成战略合作,“39帮扶集市”是其重要合作内容。
(一)搭建小金县农特产品特色旗舰店。线下在四姑娘山镇猫鼻梁服务区二楼建设小金县农特产品展销旗舰店,构建了小金县农特产品重要宣传窗口,同时展示小金县乡村振兴成果,形成集农特产品、风土人情、文化传播等一体的精品体验区,为旅游品质提升注入新活力。
(二)构建小金特色产品线上展销渠道。在“39帮扶集市”开设了小金特色产品专区、上线沙棘、玫瑰、牦牛肉等产品46个,同时,在商投系全平台,开展“小金特推”“牦牛专场”“松茸专场”“苹果专场”,提供整套VI设计及产品包装服务,孵化“让世界遇见小金喜”品牌。打造小金文旅直播专栏,完成18次直播,现场直播1次,制作创意宣传视频12条,宣传推广小金旅游线路、地方美食、特色产品。在“39帮扶进机关、进百企、进万家”系列活动中开设小金特色产品专区,9月,联合省三医院举办“39相伴·月满中秋”活动,通过平台下单、线下选购等方式,实现销售额超30万元。(成都市新津区结对帮扶小金县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