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9686526

三端发力 全链赋能 自贡市消费帮扶平昌县交出阶段性答卷

www.gcdr.gov.cn (2024-12-31) 来源:民族地区工作处

11月9日,自贡百佳超市汇东店“平昌特色产品”专柜前,一位年近六旬的市民手捧一瓶“小角楼”品牌白酒不禁自语:“‘小角楼’承载了我们这代人的生活记忆,没想到其产地还是自贡市结对帮扶县,一定要买一瓶回去回味一下”。其实,这只是自贡作答平昌县消费帮扶的一道场景题。今年以来,自贡市已通过各类消费平台、活动累计直接助力平昌县销售产品2400余万元。

如何破解牵线搭桥端难题?“现在的市场很难做,没有政府引导、搭桥就更难做。今年,在自贡市帮扶工作队引荐下,自贡茶企在平昌县收购干茶80万斤,这是之前不敢想象的事”,平昌县茶叶协会负责人告诉笔者。平昌县系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生态良好,农特产品丰富。自贡市帮扶平昌县工作队以消费帮扶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域结对和重点职能部门结对帮扶的作用效果,联系协调自贡市商务局、市供销社、高投集团等部门单位赴平昌县考察,双方就搭建特色农产品供销网络,畅通双向对流渠道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推动结对帮扶机制从“短期帮扶”向“长期助跑”优化升级。帮扶工作队立足平昌产业发展基础,围绕促产、帮销、解困,千方百计促消费,用市场化思维化解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带动特色产业提质扩面增效,努力推动消费增长可持续。

三端发力  全链赋能1.png

自贡市荣县与平昌县茶产业协会签订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如何破解产能品牌端难题?土特产品往往存在产能不足、品牌不优等问题。对此,工作队对接招引2家自贡茶企落户平昌,投资600余万元新建大宗茶生产加工线2条,提升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和大宗茶生产加工能力,帮助平昌实现大宗茶加工“零”突破。以“活动搭台、比赛兴业”为宗旨,协助举办平昌县第二届手工制茶主题活动暨平昌名优特产品营销活动,推动自贡、达州、巴中三地茶业技术交流和互鉴共进,展销特色产品超80个,现场销售产品87万元。投入帮扶资金50万元用于平昌茶产业品牌建设,宣传平昌茶叶“高山富硒、绿色健康”的品质优势,擦亮“平昌青芽茶”的金字招牌,有效带动平昌茶产业提质增效、茶农增产增收。目前,全县茶叶产品销售渠道已打通并巩固,基地失管抛荒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带动建成标准化茶叶示范基地10万亩,茶业年产值近8亿元。

三端发力  全链赋能2.png

平昌县第二届手工制茶主题活动暨平昌名优特产品营销活动现场

如何破解销售渠道端难题?实施消费帮扶基础在销售渠道,落脚点在销售额。工作队始终精准聚焦,重点通过订单式采购、当地直购、培育电商平台等方式,畅通国企单位定向销、政府采购支持销等渠道,支持平昌县域农特产品(企业21家、产品200个)入驻832平台,鼓励自贡市机关事业单位采购平昌特色农产品,累计采购额超537万元。在自贡市商务局、供销社等单位协调下,自贡高投供销社等大型商超均开设平昌特色产品专柜,展示销售“川酒十朵金花”江口醇、小角楼和青花椒、青芽茶等特色地标产品共6大类56款。依托四川大西洋集团公司帮扶力量,充分利用公司在经营、销售方面的资源和优势,支持其在平成立商贸公司,累计销售平昌产品超100万元。在5个联系村共落实帮扶资金200万元,支持引导村集体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收。充分发挥帮扶干部桥梁纽带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精准对接产销单位开展代购代销,探索形成了农品种养户增收致富、产销单位共同收益、消费者获得实惠的助销模式,以优于市场价先后帮助板庙镇龙王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蜂农销售蓝莓蜂蜜1200斤,助农销售散养鸡、鸭等家禽4000余只、大米2000余斤,协助联系乡镇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拓展李子、蓝莓等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经济效益。

消费帮扶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还是省委省政府对39个欠发达县域开展托底性帮扶的部署要求。“近年来,自贡市采取‘三端发力,全链赋能’模式,旨在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民参与的消费帮扶体系,助推平昌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拓市场,带动特色产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长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目前消费帮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自贡帮扶平昌县工作队领队蔡小波介绍。

三端发力  全链赋能3.png

“平昌农特产品供销直通车”在自贡商超展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