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遂宁市结合理县实际,明确“扬优补短”的产业帮扶思路,深挖理县农业特色产业经济价值,坚持扬长与补短并重、输血与造血齐抓,推动帮扶方式从“单向输出”向“双向合作”转变。
“精准把脉”瞄准短板。理县地处高山峡谷,海拔落差大,土地分散,虽拥有大白菜、莴笋、甜樱桃、糖心苹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但规模小、产业链条短、附加值偏低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产品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新一轮帮扶工作队到位后,多次深入各产业园区和种植基地开展调研,先后3批次牵线一批农业专家教授和涉农企业到县实地考察,结合实际确定以解决“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单一、品牌竞争力不强、集体经济薄弱”等四个问题作为帮助理县产业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和主抓手。通过深挖理县农业特色产业经济价值,采取强强联手组团队、深挖内涵建品牌、精耕渠道促销路等方式,实现协同互助共赢式帮扶同奔富裕路。
“扬优补短”激发活力。一是深协作组队。促成理县农开公司与遂宁鲜又来等公司合作,签订深加工合作协议3份,中长期代销合同4份。联合开发理县牦牛肉等特色产品4个,联合销售理县大白菜、甜樱桃等农产品1万余吨、销售额达1200万元。二是创品牌促产。联合开发理县青稞麻花、冰鲜牦牛肉、菌汤包等特色产品4个,联合包装“雪山下的车厘子”“粽享吉祥”等系列特色农业品牌5个,携手打造“理县生产、遂宁加工、成渝销售、全国推广”的“遂理一家亲”农特产品品牌。分别在遂宁和理县设立特色农产品展销区4个,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以上。三是齐上阵帮销。2024年,遂宁市政府发放消费券2万元,定向补贴理县农产品,“雪山下的车厘子”“粽享吉祥”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实现销售额120余万元。工作队全员上阵与引入企业一同跑市场、找销路、拓渠道,并通过展示展销、产品推介活动、宣传报道等一系列营销组合拳,推动产品进遂宁机关学校、商超农贸市场和餐馆,理县大白菜、莴笋、糖心苹果在遂宁大型商超30余家门店上架,年销售额逾500万元。
“抱团发展”携手共进。遂理两地持续探索创新“开发式”结对帮扶模式,把理县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与遂宁市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平台优势有机结合,共铸产业链条、共建产业园区、共享产业红利,高质高效推动一产“接二连三”。随着2024年《遂宁市船山区与理县国资战略合作协议》成功签约落地,两地将在国企合作、产业链接、招商联盟等3个重要方面深化合作内容,拓宽合作领域。从“一家亲”到“携手行”,两地关系更进一步、亲上加亲,让两地在新机遇、新挑战、新跨越中风雨同舟,帮受双方共同献智出力,力争扬长补短、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更加有效地激发理县发展活力、提升发展内生动力、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