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9685414

雪域高原尽显担当

——金堂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掠影

www.gcdr.gov.cn (2024-11-28) 来源:民族地区工作处

转角色、做交接,建机制、深调研,抓班子、带队伍,勇作为、促振兴……金堂第七批工作队领队邓智说。援藏一年来,工作队深入理塘县各乡镇摸清底数,结合在建项目、产业结构、医疗教育、交流交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精心做好两年援藏规划。按照“理塘所需、群众所盼、帮扶所能”原则,工作队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大力实施项目帮扶完善基础设施、巩固民生帮扶补齐短板弱项、促进消费帮扶助力产业发展,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努力为理塘县高质量发展贡献金堂力量。

一、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积极组建援理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牢记援藏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及时研讨制定《金堂县第七批对口支援理塘县干部人才工作队日常管理制度》等7个内部管理文件制度,在实践工作中健全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扎实做好“传帮带”工作,打造一支“忠诚团结、坚韧奉献、干净有为”的援藏队伍。自2023年7月以来,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共组织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12次,扎实开展创新理论学习4次,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3次,有序开展党组织活动4次,工作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由于金堂干部人才公寓年久失修,大部分厕所都存在漏水现象,给工作队员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工作队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8万元,修缮金堂干部人才公寓为队员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了队员幸福感和满意度。

图片1.png

二、产业帮扶持续发力,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为全面了解理塘县的实际需求和困难,理塘县的22个乡(镇)遍布金堂工作队调研足迹,处处都有金堂援藏干部扎根深耕的身影。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协同理塘县相关部门制定《理塘县省内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工作计划(2023—2025年)》及《2023年度理塘县省内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工作专项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

产业发展是理塘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金堂第七批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理塘当地自然本底和资源禀赋,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先后投入财政帮扶资金2359万元,实施甲洼镇田园综合体绿色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康藏阳光现代生态农业双创中心建设项目、濯桑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孵化中心项目、川藏铁路蔬菜保供基地项目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康藏阳光项目是藏区唯一一个成功申报四川省供港澳台及东南亚的“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和“出口蔬菜加工基地”。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59平方公里,按照“一园多主体、种养循环、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进行规划与建设,园区由康藏阳光观光农业示范点、濯桑现代农业双创中心、玛吉阿米花园农庄等多个农旅一体综合项目构成。

图片2.png

甲洼田园综合体

图片3.png

“康藏阳光”观光农业示范点

以双创中心和玛吉阿米生产的生态无公害水果蔬菜为主包装的理塘品牌“极地果蔬”已成功直销成都并逐步占领国内一二线城市中高端市场;在川藏铁路蔬菜保供基地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的同时聘请农牧专家团队对保供基地做规模化养殖整体规划和技术指导,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蔬菜保供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村集体+农牧民群众”的模式,本着成熟一项推进一项的原则,建成一园拉动片区的工作路径,以设施农业与智慧农业为导向,引入专业技术、疏通销售堵点,一批批蔬菜在理塘高原上茁壮成长。

三、聚焦民生帮扶、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民生帮扶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指数。金堂县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在助推理塘县产业发展的同时,着力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实施民生帮扶,推动对口帮扶工作全面覆盖、精准发力、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对口帮扶成效。协助推进民族教育提能,始终坚持发挥教育“传帮带”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从参与理塘县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校本研修、“校对校”、关爱理塘特殊群体学生、丰富文体活动等,不断创新教育援藏方式,完善工作机制。截止到目前开展教育教学公开示范课52次,开展各类学科研讨活动49次,专题讲座46次。资助困难家庭学生6人;走访慰问困难家庭学生15次;争取爱心捐赠近10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担当,让爱心无限传递,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图片4.png

协助理塘县医疗卫生提档,强化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精准聚焦理塘医疗工作短板和技术空缺,围绕医疗新技术应用、手术操作能力提升等内容,完成“师带徒”24人,培训医生、护士120余人次;帮助理塘县疾控中心增加检测新技术、新项目七十余项,开展培训业务、学术讲座、督导指导等三十余次。8月份理塘县疾控中心顺利通过了四川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现场评审,取得了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提升疾控的重大疫情防控能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在理塘县首次完成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高位复杂性肛瘘挂线等手术;引入分娩镇痛和药物预防性抗凝治疗,完成了33台急危重手术和20余例急危重抢救,显著降低了当地孕产妇的转诊率;成功开展了2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特别是小针刀技术,填补了理塘县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参与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及大型义诊活动10余次。

图片5.png

持续开展“堂塘有礼”农特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商超等活动,广泛动员金堂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和员工通过消费帮扶购买理塘县优质农特产品,累计销售额达到1000余万元。

四、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助农增收”新引擎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只有把村集体经济做大,群众的受益才会更多。为进一步拓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金堂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临时党支部与理塘县三个乡(镇)(呷洼乡、木拉镇、格聂镇)5个行政村(曲呷村、乃沙村、马岩村、香波村、告巫村)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多次到结对乡(镇)调研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积极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图片6.png

引进中粮集团与理塘县木拉镇、格聂镇的3个村集体联合成立理塘县中雅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当地牦牛、青稞等支柱产业研发相关农牧产品,帮助当地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理塘县农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截至目前销售各类农牧产品5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分红6万元。引进金堂本土企业弘安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并与理塘县藏坝乡签约高标准农田“土地流转”项目。企业拟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流转土地3000余亩,土地流转费230元/亩,预计可提供100余人次务工就业机会,该项目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大力发展高原青稞特色农业,全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农业基地。

图片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