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严的三尺讲台到广袤的乡村田野,东兴区高梁镇方家沟村第一书记刘荣亮,完成了一次身份与使命的华丽转身——从传道授业的一线教师,转变为深耕乡村的领航者。然而这转变背后,有一份坚守始终如一,正是他的真诚、勤恳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三年来,他团结驻村队员和村两委的力量,与群众打成一片,带领全村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收致富的路越走越宽,引进教育资源,用知识之光点亮方家沟村。
刘荣亮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党员,今年41岁。2019年10月,刘荣亮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凉山州金阳县的讲台移至内江市第十二中学,继续播撒知识的种子。两年后,他出现在了东兴区高梁镇方家沟村的田间地头,成为了这里的“领航者”——驻村第一书记。
凝聚力量,共筑乡村振兴梦
刚到村里,他第一时间汇聚起驻村队员和村两委的合力。方家沟村并不是一个资源匮乏、产业空白的村子,但村组干部苦于没找到好方法,集体经济薄弱,增收致富无路。他同驻村干部、村组干部一起入户走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灵倾听民意。三年下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驱车途中偶遇村民,总不忘停车问候,甚至主动搭载他们一程,无论是归家还是赶集。“这哪是请老百姓‘搭便车’,不过是多绕几步,换来的是一路欢声笑语,老百姓还会在不经意间反应一些问题和需求。”
除了入户走访,刘荣亮还策划组织了乡风文明表扬大会、慈善助学基金会、新春茶话会的“大三会”活动,凝聚起村民的向心力。在乡风文明表扬大会上,他精心设置了15个表扬类别,从优秀党员到孝心少年,从文明家庭到杰出乡贤,每一份荣誉都是对正能量的颂扬,引领着方家沟村文明风尚焕然一新。刘荣亮又联系帮扶单位、乡贤及社会爱心力量,成立了方家沟村慈善助学基金会,三年来发放助学奖金3次,共计10.86万元,表扬奖励本村81名优秀学子。此外,刘荣亮还借元旦、新春假期时机,邀请返乡的游子齐聚一堂,回顾过去工作,展望未来发展,为方家沟村的明天建言献策。
在方家沟村的产业发展上,刘荣亮带领村两委形成了“村两委会——院坝会——面谈会”的“小三会”决议流程。先由村两委会深入探讨,勾勒出产业发展的蓝图,再向上级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随后,通过院坝会的开放形式,面对面、心连心地向村民们阐述产业项目的利好,消除疑虑,增强信心。最后,针对个别持保留意见的村民,他亲自上阵,通过面谈会的形式,耐心沟通,逐一争取,确保项目得到全村人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方家沟村找到了发展的钥匙,更在村民心中种下了团结奋进、共创辉煌的希望之种。
东兴区高梁镇方家沟村第一书记刘荣亮
产业兴村,拓宽增收致富路
借助“大小三会”,全村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刘荣亮开始探索如何让村集体经济焕发新生,同时也为村民开辟更多增收渠道。他与村两委并肩作战,对村里的农业资源和富余劳动力进行了全面盘点,精心绘制了产业分布图,并制作了引人入胜的招商短视频,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等热门社交平台,向外界发出了方家沟村的招商发展邀约。尽管当时的方家沟村看似“家底薄弱”,但刘荣亮坚信,村里的劳动力和村两委的协调能力是无价之宝,他以此为“软实力”筹码,与投资商展开了既诚恳又坚定的谈判。
面对记者的好奇,刘荣亮笑言:“与投资商打交道,就像和老百姓聊天一样,得把长远的好处讲透彻。他们来了修路,我们的老百姓出行就方便了,他们需要人工,我们的老百姓也愿意留下务工,这是双赢的局面。我们作为村上的干部,专业所在不就是沟通协调吗?”
自2022年4月10日,第一条承载着希望的招商视频发布在抖音平台以来,方家沟村仿佛一夜之间成了投资热土,吸引了超过300位投资商实地探访,最终成功引入了7家企业,催生了5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
目前,方家沟村紫苏精油生产厂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现阶段厂房主体钢结构已完成,设备正在入场调试。修建完成后每天可加工干紫苏叶4到5吨,生产精油40到60公斤,为村里提供30多个固定岗位。届时,紫苏的种植、加工、销售将形成一条闭环产业链,为方家沟村的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紫苏采摘
此外,方家沟村已建成“麦穗工艺品加工厂+种植基地”“食用玫瑰生产厂+种植基地”,采用套种、轮作模式,种植车前子、食用玫瑰、益母草、西瓜、大豆、玉米等经济和粮食作物共计4400余亩,形成了“林下、粮药、水域”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
春分时,紫苏移栽忙;夏末秋初,紫苏收割不息;转眼冬至,车前草又播下希望。在这四季轮回中,方家沟村的田间地头从未沉寂,村民们总有活干,有钱赚。目前,方家沟村已有5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其中还有51名脱贫户的身影。更令人振奋的是,从2021年到2023年,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几百倍的增长。村里的供电设施、公路、蓄水池、灌溉管网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教育筑基,点亮希望之光
刘荣亮既是一名称职的第一书记,也是一名一直保持着情怀的人民教师,自踏上方家沟村这片热土以来,他便深知,教育是点亮乡村未来的明灯。他积极联系各方教育资源,借助帮扶单位与上级领导的牵线搭桥,成功让村里照进知识之光。四川农业大学、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东兴区社区学院等院校的教师与专家们纷至沓来,为方家沟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他们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投资商及村民开设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从健康知识讲座到留守儿童假期课堂,从种养殖技术到电商知识培训,每一堂课都用知识涤荡着方家沟村,让种、养、产、研、销的各个环节形成合力,助推方家沟村的基层治理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健康发展、破浪前行。
留守儿童假期课堂
随着暑期渐入尾声,方家沟村的孩子们心中却泛起了不舍的涟漪。他们纷纷表示,这个暑假因留守儿童假期课堂而变得意义非凡。在这里,知识的海洋不再遥不可及,假期的作业有了耐心的辅导,普通话的发音更加标准流畅,而健身八段锦的习练,围棋的黑白世界,更是让他们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滋养。尤其是那些关于紫苏饮、玫瑰花露制作的手作课程、中药标本压花的艺术体验,不仅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到了家乡产业的脉搏,更让他们深刻理解到,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作物,正悄然改变着家乡的面貌,带领着大家走向富裕的道路。
担任方家沟村第一书记三年,刘荣亮带领方家沟村获得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内江市“文明村”、东兴区先进党组织、东兴区“六好”党组织等荣誉,刘荣亮个人也获得“四川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内江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在刘荣亮的引领和激励下,方家沟村党总支书记粟绍全获评“内江市甜城英才.乡村振兴人才”、内江市村级党组织“领头雁”,驻村队员刘竑瑜获评内江市优秀驻村队员,驻村队员孙兵获得东兴区优秀驻村队员。
在刘荣亮的带领下,方家沟村从昔日的默默无闻走向了乡村振兴的璀璨舞台,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飞跃式增长,更在文明乡风、产业振兴、教育提升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刘荣亮的故事,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是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鲜活例证。荣誉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刘荣亮深知,乡村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他将携手村两委,继续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方家沟村的明天更加美好,让乡村振兴的硕果惠及更多百姓,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