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雯琪现任德阳市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股股长、旌阳区双东镇八佛村驻村第一书记,从事农业农村工作已有9年,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
村党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干部人才的支撑,2023年在驻村干部轮换之际,许雯琪勇于当担,主动请缨驻村帮扶工作,并不负重托、坚守使命,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面对驻村工作的种种挑战,许雯琪总能以乐观的心态解决各种困难。
“很荣幸能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到基层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村民的淳朴与坚韧,学到很多实践方法,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决心,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许雯琪说。
用心用情,精准帮扶。驻村要驻心,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守住返贫底线,助力农民增收,这就要求驻村干部要对村情民情有充分掌握。许雯琪刚任驻村第一书记是2023年的8月,是当年天气最热、蚊虫最多的时候,刚来就迎来了农村环境对她的第一个考验。八佛村位于旌阳丘陵区,幅员面积12.03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小组,人口1163户3049人。这样的天气,这么大的村,要完成1000多户的走访,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用脑用心,提升效率。在村干部的支持下,她利用夏天农忙结束后的时间段,早上7点开始走访10点结束,并随着村民作息时间不断调整。这样既不耽误村干部日常工作,又确保了走访时农户在家。大概半年时间,许雯琪便完成了遍访。为了让农户记得住、找得到驻村工作队,她还印刷了一些印有照片、名字、电话的小名片,告诉村民有困难问题就联系她,这也让她快速了解村情民情。比如:在走访过程中,她了解到脱贫监测户谢大娘,78岁,儿子死亡,儿媳妇患有精神病还离婚,家中有13岁的孙女跟随,今年其房屋后堡坎崩塌,存在返贫风险。了解情况后,她立即召集驻村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帮扶措施,协助其申请地灾项目修缮堡坎,将其纳入低保政策保障,每月有990元最低生活保障,并送鸡苗鼓励其养殖,基本消除了该户返贫风险。这样多次走访解决问题,她和谢大娘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次去谢大娘家,她总是热情地将家里的水果拿出来分给大家吃,并拉着许雯琪的手说:感谢党和政府让你来关心我们。
驻村第一书记许雯琪走访谢大娘
许雯琪说:“我也是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我在走访了解村情民情的同时,村民们也在关注着我,摸着我的底,村民们看到我们驻村工作队是真心真情地了解困难、解决困难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信任了我们。刚来驻村时,我们曾号召村里的农户通过我们的链接出售家禽作物,但是响应的村民寥寥无几,通过这一年多的工作接触,村民们信任了我们,都自发地联系我,组织开展以购代扶6次,出售家禽100多只、水果300多斤。我也深深体会到,只要用心用情为民办事,群众就会信服你、认可你、尊敬你、支持你。”
关注民生,合力解决。驻村要驻身,驻村工作不仅要守好底线,更要关注群众身边“关键小事”,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农户关心的事,就是驻村干部的大事。自从“小名片”发给农户,许雯琪时常会收到农户的电话,表达他们的诉求。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大爷晚上打来电话,反映自己的田没有水灌溉、田块小机械进不去。第二天,按约定驻村工作队开车到了他家,然后跟着老大爷足足走了半小时才到了他的田,看着一块块“鸡窝田”“巴掌地”,以及狭窄陡峭的田埂,让许雯琪深有感触。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种地的人大多都在60岁以上,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才是出路,基础设施改善才是农村生产发展的关键。许雯琪又通过走访了解、干部座谈、现场踏勘等形式,还了解到八佛村存在农田分散、道路损坏、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等几件群众迫切关注的事项,她召集驻村工作队、村干部讨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工,在各级领导、区级部门、双东镇的大力支持下,八佛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修复泄洪沟、修复整治道路、新建和改造人饮及提灌站等项目,推动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改善了部分基础设施,更加深了驻村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动力和荣誉感。
八佛村高标准农田
整合资源,推动发展。驻村要驻魂,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这就要求驻村干部要有统筹谋划的魄力。八佛村位于丘陵地区,既不在城市近郊,也没临山靠河,区位优势不明显。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基础上,村子既没有像平坝地区搞“规模化”的粮食生产条件,也不能打造成片的经济作物,做乡村旅游优势也不明显。许雯琪带着驻村工作队实地考察,摸清八佛村的实情,挖掘优势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走访调查,许雯琪发现八佛村有包括敬老院、养殖大棚等10多处闲置设施农业用地。为此,许雯琪召开数次驻村工作会研究如何利用闲置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最终在组织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单位的支持下,八佛村争取到了262.56万元实施产业园提升、养殖大棚、农文旅融合等项目,通过改建闲置资产,预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为村子找到了可持续的经济收入来源,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即便是驻村工作队离开,村子也能依托产业,进一步完善农村治理、改善农村公益设施、增加农民收入。
八佛村养鸡大棚
乡村振兴一直在路上,驻村干部一直在相随。目前,许雯琪正带着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为村上注册集体商标,努力将“小有名气”的樱桃产业发展壮大,正在联系樱桃专家教授指导村上的产业发展,用科技创新突破传统樱桃发展“瓶颈”,通过引进“早熟和晚熟新品种”解决樱桃采摘期短的问题,建避雨大棚解决樱桃遇雨就难的问题,八佛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