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0307972

扎根田间的“菌书记”

——记驻达州高新区河市镇成都社区驻村第一书记王怀兰

www.gcdr.gov.cn (2024-11-27) 来源:民族地区工作处

2021年7月,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力号召下,一颗跃跃欲试的心再也按捺不住,她毅然决然走下讲台,扎进生机盎然的山村松林,用学来的林下种植技术,到组织需要的地方去闯一闯、试一试。她说了就干,一干就是三年,先后带动两个贫困村发展松茸菌种植实现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人瘦了、脸黄了,却一直保持着那股子拼劲,用她自己的话讲“有想法就要有行动,吃几年苦头,干一件实事”。在这里,王怀兰为自己赢得了“菌书记”的外号。

——种松茸,牛刀小试。2021年下半年,王怀兰来到石板街道金刚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熟悉,对村里的集体经济现状、劳动力结构、基础设施情况等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后,她决定把提升村集体经济效益作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高新-1.png

2022年上半年,通过朋友引荐,王怀兰认识了一位擅长菌类种植的农技员,并了解到赤松茸种植这个生产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小的好项目。在与农技员实地考察土壤、水源、交通位置后,王怀兰与村两委研究后决定,先种5亩赤松茸试试水。

说干就干。选地、安装灌溉设施、买菌种、买基料、下种……一切按照预定计划顺利进展。转眼到了11月初,田地里赤松茸已经参差地冒出了头,宛如一个个调皮的孩子,让人见了就心生欢喜。丰收在望,王怀兰和大家一样,对前景充满了期待。

——送松茸,化危为机。随着连续几个暖阳,田地里第一茬赤松茸已经密密麻麻,长势十分喜人。刚刚安排采摘完连夜拉回城里,正在筹划着销售的时候,疫情突然来袭。眼看着堆放在车里近1千斤的赤松茸,王怀兰焦急万分!卖,眼下疫情封控根本没法出去卖,也没人能出来买;存,村里又无冻库和烘干设备。如果不能及时处置,赤松茸会很快谢掉,丧失食用价值。怎么办?!

高新-2.png

冥思苦想下,王怀兰忽然灵光一现,送!既能探探市场,还能让更多的人感受一下赤松茸的口感,借机打个广告。

说干就干,王怀兰与村两委干部组成送货班组,把赤松茸分成一个个小包,并在包内附纸写明菌的名字、简易食用方法和联系电话,然后逐家逐户送到附近农贸市场小区住户门前。每次送完,都已是凌晨一点过。

坚持就会有回报。没过几天,王怀兰就不断接到电话,有表示感谢的,有讨论烹饪方法的,更多的是问价订购的。市场打开后,王怀兰又组织队伍在其他地方搞了两次送菌活动,赤松茸就这样在达城传出了声,送菌奇招收到了初步成效。

——卖松茸,竭尽全力。随着封控的解除,赤松茸也进入丰产期,如何扩宽销路,及时把所有产出变成销售收入成为摆在王怀兰面前的最大问题。毕竟赤松茸对广大市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东西,要让更多市民了解并接受它,肯定需要一个过程。

世上无难事,只要敢拼命!为了打开销路,王怀兰绞尽脑汁,想尽千方百计。跑农贸市场,找批发零售商做分销;联系超市,先做特价再做长供;向所在学校和驻村对口帮扶单位汇报,请求帮助;联系城区单位伙食团,争取认同;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大力宣传,引流到现场采摘;化身销售员,到商场宣传推销;发动村社干部抽空摆摊零售;制作精美包装提升产品形象;联系媒体现场宣传报道……凡是她能想到的办法全都努力试了一遍,每天不是在卖松茸,就是在卖松茸的路上。家顾不上,孩子也顾不上,为了村上的集体经济,她把自己逼成了拼命三郎,拼尽了全力。

高新-3.png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王怀兰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赤松茸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口感逐渐征服了达城市民的味蕾,获得了市民的认可,市场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超市和农贸市场的批发零售商每天主动打电话联系订货,机关单位订单接连不断,现场采摘市民络绎不绝,还顺带带火了周边的农家乐……她的手机也变成了“热线”,每天地里的产出基本都能及时售出,有时还供不应求,月销售额稳定在2万元以上,项目成效初步显现。

——强松茸,成效显著。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王怀兰在石板街道金刚村赤松茸种植项目上,实现销售收入11万余元,为村集体增收近8万元,一举扭转了村集体经济连年亏损的窘境,并带动周边务工村民人均每月增收约1500元。2023年7月,在组织的安排下,王怀兰带着技术和经验又来到河市镇成都社区,继续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成都社区,王怀兰利用在石板街道金刚村摸索出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成都社区集体林地下面的空地资源,采用“村集体出资+外聘技术员+农户务工”三位一体模式,发展林下赤松茸种植50余亩。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共实现收入55万元,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带动周边务工群众人均增收3000余元,并完善了烘干房、冻库、喷灌等基础配套设置,为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新-4.png

目前,成都社区的赤松茸还在地里加紧“吃料”、生长,王怀兰就已陆陆续续接到批发和零售商的电话和微信信息,均是询问今年赤松茸的出茬时间。王怀兰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社干部正在加紧建设赤松茸的供水池,以解决后期供水问题,助力产品早上市,卖个好价钱。在王怀兰的带动下,成都社区周边已有10余户村民开展了赤松茸种植,总面积约50亩。赤松茸项目正成为帮助成都社区群众致富增收的独门秘籍,成都社区干部群众交口称赞,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小王书记也变成了远近皆知的“菌书记”。

高新-5.png

吐秀乔林下,盘根众草旁。在乡村振兴的平凡岗位上,王怀兰就像一株清新的兰花,在田野山林,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2022年、2023年,王怀兰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优秀;2022年3月,荣获达州高新区“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23年3月,荣获达州高新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23年8月,获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