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0307996

为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站岗放哨

——简阳市禾丰镇碑垭村驻村第一书记何星汉

www.gcdr.gov.cn (2024-11-27) 来源:民族地区工作处

我叫何星汉,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珍贵的记忆,2023年,我主动请缨到部机关对口帮扶的简阳市禾丰镇碑垭村驻村,用心用情书写新时代“上山下乡”的奋斗篇章。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严守组工干部生命线

加强基层党建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职责,作为成都市委组织部选派的第一书记,碑垭村党组织建设情况自然而然成为我关注的重点。通过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段时间的相处了解,我发现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整体偏大,成员之间相互协作不够紧密,成员参与碑垭村建设不够积极主动,关于碑垭村产业发展思路不够开阔。面对这些情况,我明确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必须深度参与村内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在村“两委”会议上逐一发表意见,勇于指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敢于担当的魄力。同时在加强理论武装上率先垂范,带头面向村组干部和党员讲新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通过坝坝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村组干部凝聚力和党员荣誉感、归属感。与广大村民深入沟通交流,挖掘出年富力强、学历较高、对乡村建设有想法的村“两委”班子后备力量4人,并与后备人选逐一谈心谈话,探讨乡村建设的思路办法,鼓励他们加强学习积累、了解村情民情,为今后进入村“两委”班子打下坚实基础。

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碑垭村是脱贫村,最显著的特征是幅员面积大、脱贫人口多、农户以散居为主,脱贫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1/7。因此,走村入户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特别是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情况就成为了我工作的主旋律。通过与老百姓真心实意地拉家常、交朋友,让我对村情民情有了全面了解,收获了最真实的信息资料,看到了最真实的生活面貌,听到了最真实的心声民意。我驻村之后开展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识别认定薛某某和龙某某为监测对象,老两口分别是88岁和79岁高龄,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做了上门女婿,只能给老两口微薄的赡养费,女儿结婚之后也很少回来看他们,两人基本上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掌握风险线索后,我们立即开展入户核查和民主评议,用最短的时间将他们纳入监测对象,并通过整户纳入低保,保障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每次我去看他们,老两口都会步履蹒跚地出来迎我,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给了他们这么好的政策,在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驻村工作的意义。村民彭某某生活十分不幸,先后失去了丈夫和两个儿子,一个人在家拉扯孙女上学,未来还将面临儿媳改嫁并带着孙儿孙女离开自己的境况,每次去她家她都难掩失落和孤寂。

简阳-1.png

在了解情况后,我第一时间安排熟悉她家情况的村委会副主任杜雪梅联系她的儿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她的儿媳多关心照顾彭某某,尽好对子女的教育义务。今年初儿媳自费为彭某某购买了医保,春节期间还回家看望了老人和孩子。春节前夕,按照成都市委组织部机关走访慰问统一安排,我们专程到彭某某家中看望她,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虽然我们没有在物质上给她提供太大帮助,但从精神上给予了她极大地抚慰,让她真切地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人性的温暖,使她深受感动、充满感恩。

三、始终坚持创新实干,成为产业就业上的领路人

我时刻牢记增收致富是驻村帮扶的中心任务,时常鞭策提醒自己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我到村之后,了解到村上引进的简阳市丰禾园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在计划投资建设分拣中心,便主动与专合社负责人对接,询问了解资金保障、土地流转等方面的问题。在得知存在部分农户不同意流转土地建厂房、设施农业用地变更程序推进缓慢等问题时,第一时间到农户家中释法明理、赴简阳市自然资源部门汇报争取,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推动项目成功落地。目前,分拣中心正在有条不紊建设中,预计建成后可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70个,提升村民收入400余万元。

简阳-2.png

2022年,碑垭村与温江区高山村开展结对共建,由高山村提供“象牙香”优质稻种,碑垭村发动村民进行种植。待稻谷成熟后,村集体统一收购再销售给高山村水稻加工公司。尽管优质水稻种植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但村集体经济却并未取得实质性收益。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利益分配格局,我积极拓展思路方法,与丙灵村抱团发展,依托丙灵村的“紫香糯”优质水稻基地和碑垭村的“象牙香”优质水稻基地,成功申报优质水稻加工示范项目。一座集仓储、分拣、包装、展销于一体的优质水稻加工示范中心即将在碑垭村拔地而起,将水稻加工附加值更多留在碑垭村,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引擎。

简阳-3.png

四、始终坚持可感可及,努力实现农民群众对和美乡村的追求和向往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我努力当好百姓的“勤务员”,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事为事,力求实实在在解决一批百姓急难愁盼、反映强烈的问题,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碑垭村留守人员群体大、人数多,深化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成为我工作的重点之一。

简阳-4.png

今年以来,我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和驻村选调生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咨询等方式,面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共征集到“微心愿”18条、困难需求5条。为推动“微心愿”圆梦,我第一时间向对口帮扶单位——成都市委组织部进行了汇报。成都市委组织部组织党员个人和支部集体对“微心愿”进行认领,为留守儿童和老人精心准备了学习课桌、自行车、医用拐、电风扇等礼物,帮助他们实现了心愿,把组织的温暖送到留守人员的心坎上。

简阳-5.png

受近年来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碑垭村七个村民小组存在生产用水“最后一公里”未打通的问题,老百姓反映强烈。经过测算,总共需要延伸灌溉管道约4公里、经费40万元左右。为尽快解决问题,不影响来年大春作物种植,我带领村“两委”赴温江区对口帮扶单位进行拜访,详细汇报农业水利设施短缺情况,得到了温江区委组织部、温江区工商联、九联集团三家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当即同意我们的请示,最终共拨付资金30万元用于延伸补短灌溉管道。此外,在简阳市委组织部的关心帮助和我反复沟通对接下,简阳市工商银行初步同意将拨付10万元左右捐赠资金,支持碑垭村补齐农业水利设施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