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6361227

四川江安职业经理人协同作战
村集体经济破茧成蝶

www.gcdr.gov.cn (2025-07-2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如何让村集体经济破茧成蝶、焕发新生?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启动“国企人才兴村计划”,选派国企人才到村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职业经理人。在实践中,宜宾市江安县创新构建职业经理人协同工作体系,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注入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强劲动力,蹚出了一条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构建专业作战新体系,打破“单兵作战”困局

以往,职业经理人到村任职后,受限于个人知识背景,只能帮助解决自己擅长领域的问题,难以应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复杂问题。

为了破解难题,江安县立足实际,梳理25名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特长与资源优势,聚焦“财务管理、产业策划、金融服务、市场渠道”四大核心领域,组建4个专业工作组。将选派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业务工作整合起来,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为原则,变“单兵作战”为“专业军团”,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精准赋能。

政策护航,强力支撑。由组织、发改、农业农村、财政等10余个职能部门联合成立政策支持工作组,负责政策解读、资源对接、障碍疏通等定制化服务,为前线4个专业组提供坚实后盾。

政府统筹,高效联动。组织、国资部门牵头抓总,联动涉及领域的10余个职能部门,开展2次政策解读和1次专题培训。将涉农资金政策等信息归纳整合,匹配引导项目落地、推动项目建设。

“高效、便利、周到,我到现在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一名刚入驻红桥镇梅岭村食品加工小微产业园区的规上企业负责人这样说。今年4月,梅岭村职业经理人杨方庆深入调研后,敏锐捕捉到某规上糕点企业扩张需求,产业策划工作组联动政策支持组迅速争取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50万元,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购买通用性生产设备,引入“轻资产合作”模式入股,仅用25天时间吸引该企业“拎包入住”,预计年产值可达5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益不低于15万元。

打造闭环化运行链条,疏通“中梗阻”堵点

“底数清才能方向明。”近日,夕佳山镇文武村职业经理人郭昕带领村干部开展村集体“三资”地毯式摸排。选派职业经理人的40个村共梳理出279处资产,其中有37处闲置资产,有24处资产发展面临困难。针对夕佳山镇五里村集体鱼塘合同纠纷问题,财务管理组联合政策支持组启动“法律问诊”,为村集体追回历年拖欠承包款8万元。

多维研判,合力破题。在问题解决机制上,建立“收集—认领—攻坚”闭环流程。县委组织部牵头在阳春镇九龙村、夕佳山镇底蓬村等重点村开展现场“解剖麻雀”式教学,各组运用专业知识查摆重点村的问题,研讨解决方案并复制运用,累计解决或答复发展诉求85件。4月以来,各组召开分析研判会14场次,成功解决土地流转纠纷、农产品滞销等痛点难点问题15个。

实现集体经济双提升,激活“造血”功能

选派职业经理人,是为了推动村集体经济在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上实现质的飞跃,最终实现总量与质量“双提升”。

规范筑基,防控风险。4月以来,江安县推动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经营性资产出租、资产转让等事项在农交所公开交易已达19宗,涉及金额560余万元。财务管理组成员牵头清理整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问题合同81个,严格落实集体资产“两审两监督”工作机制,全面推动“三资”规范化管理,推动经营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市场突围,打通销路。立足“一村一策”,灵活运用“延链补链、轻资产合作、生态价值转化”三类策略开拓市场。建立“农社对接”长效机制,将选派村的农产品入驻“江安味道”特色专柜。依托国企酿酒专用粮全链条资源优势,通过订单农业模式打通一条持续稳定的产销对接渠道,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实施“传帮带”工程,对82名懂财务、善经营、会管理的本土人才进行跟踪式培养,形成“外部专业力量引领,本土内生力量跟进”的格局。

对选派的职业经理人,构建“四维量化”考核体系,将任务完成度、诉求处理数、障碍疏通数、本土人才培养数作为核心指标。“干得好有甜头、干不好有压力”的机制,让职业经理人队伍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