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年轻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
胡乔木的《采桑子·反“愁”》其三中有这样一句话,“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唐代诗人孟浩然也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雅兴从何来,因赴“故人”约。莫道基层苦,基层也有诗。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年轻干部当如胡乔木所期待的那样、学孟浩然欣然赴约那样,加注“热爱”育“沃土”,躬身“耕织”培“热土”,扎根“花海”养“厚土”,让青春与基层“撞个满怀”,倍道兼行、常思常为“答到”“做到”“达到”,铺开乡村画卷、感受“别样烂漫”。
莫问行路归何处,此心安处是吾乡。当青春相遇“方言”,这份热爱不求新声但要常常“答到”。从庭院到阡陌,从逢集到节会,“整巴适”“莫来头”“弄抻敨”等方言俗语不绝入耳。如果基层是个大染缸,那么方言就是最好的“染色剂”,也让基层干部一时听不懂群众说话,不敢跟群众搭讪,真正体味到什么叫“独在异乡为异客”,成为在基层要修炼的“首关”。说不好就多说,听不懂就多问,别无他法。听本地同事说、找方言资料学,“不期速成”常学常用;去街头学“棋艺”、踢“坝坝球”,与垂钓者拉起“落日余晖”,“入乡随俗”现学现用;与养成系“新农人”话桑麻,为数字化“新农具”做讲解,“俗词新解”派上大用。喝百家茶,进百家门,听百家言,解百家难。从听懂到能说、再到顺利地表达,才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话说,更好地为党的政策“发声”、为乡村振兴“献声”、为乡村主题“配音”,让乡村故事“有声有色”。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当青春躬身“耕织”,这份坚持不求惊艳但要常常“做到”。新时代基层有“千条线”也有“万维网”,上接“云端”、下忧“耕获”。答不上话、接不上茬、拿不上手,根源还在于知识匮乏、本领恐慌。怎么办?摆正位置、放低姿态,把学历“清零”、把基层当课堂,寻求前辈的帮助和建议,倾听群众的声音和经验,认识城乡差距和机遇,感受百姓艰辛与不易,身入心至读好“无字书”;怎么看?步步看、“云上”看、回头看,“手里哪怕攥着千头万绪,但一个针眼每次只能穿过一个线头”,条分缕析上传下达、沟通协调和服务群众的方方面面事务,一线一线穿、一件一件办、一环一环扣;怎么干?事上见、事上练、事上得,到送春风、送清凉、送温暖等服务群众一线上去,到便民桥、厕所革命等项目建设上去,到化解矛盾、调查问卷的坝坝会上去,奋斗实干担责的勇气增强了,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的能力提高了。与榜样对标,与能人对照,与行家交流,与高手过招。从萌动到被动、再到主动,才会越来越专注、越来越有方向,一步步揭开事实真相、一味味带去解题良方、一针针绣出时代经纬,让乡村画卷“有章有法”。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当青春扎根“花海”,这份付出不求完美但要常常“达到”。从连续抢险救灾战天斗地、顶风冒寒的“小考验”,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颜增质的“小作为”;从抢收抢种后、大雨倾盆中的“小确幸”,到开好夜间板凳会、听取蛙声一片的“小欢喜”,从“党之所需”明“吾之所向”,从“民之所向”明“吾之所往”,亲眼见证冬梅“傲雪凌霜”、春草“蓄势而发”、夏荷“中通外直”、秋稻“谦卑成长”,汲取它们诗性的力量,与四时合序、述乡土可为,便会在大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力量,在小舍得中找到自己的幸福。要坚持做一些小事情,比如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坚持日清周结月复盘、坚持参加“红色星期五”志愿服务活动,时时自省、处处自律、日日自爱、事事自强,于平凡处见初心、于细微处见精神、于无声处见行动。群众心里装,思路脑中留,政策兜里揣,方法手上有。从向光到追光、再到发光,才会越来越明澈、越来越有力量,“采花又授粉、万里路不迷”,用辛勤劳动托起梦想、续写荣光,让乡村事业“有形有效”。(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