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期间,提出“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风格,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发展。从信访接待到现场办公到调查研究,再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都有内在逻辑,是相辅相成的,其核心和关键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四下基层”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特别是第二批主题教育层级下移、直面群众和基层,更需要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弘扬好“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主动到基层去要真相、要思路、要答案,把群众上访变成领导下访,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把实事办好、急事办妥、难事办成,以实打实的行动赢得群众百分百满意。
把人民至上作为第一取向,在守初心、担使命中增强定力毅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所形塑和践行的最根本价值观。当前,为何有的机关干部整天浮在上面,不愿意下基层,究其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生活疾苦漠不关心、熟视无睹。党员干部要下基层,首先要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牢记“人民”这个根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滋养初心,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系统全面学,从党的创新理论中读懂“念兹在兹”,进一步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在迈开步、俯下身中了解民情民意。只有下基层去,迈开步、俯下身、沉下心,听听群众的急难愁盼,聊聊群众的家长里短,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获取最真实的情况,才能看得更清楚、听得更仔细、了解更透彻。要多听,既要听赞美之词,也要听逆耳之语,既要听“牢骚话”,也要听“拍砖声”,要会听,抓重点、找关键。要学会看“四面”:田面、人面、桌面、背面。田面,就是要到田间地头看种了什么,收成怎么样;人面,就是要看群众的精神面貌,是容光焕发、身强力壮,还是面黄肌瘦、瘦骨嶙峋;桌面,就是要看群众有没有吃的,吃得好不好;背面,就是要多看“后院”和“死角”、“背阴”和“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
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敢担当、善作为中办好实事难事。下基层,是党员干部了解基层、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下”是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在“下”的过程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党员干部要把为民造福、为民谋利作为下基层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有情况要反映的就现场登记,有问题要解决的就马上落实,有政策不懂的就及时答疑解惑,少说漂亮话,多干实在事,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新形势新任务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回应、研究分析、细化举措、跟踪问效,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既要解决好已经出现了的问题,也要防止问题反弹以及类似问题的出现,推动“解决一件事”升格为“解决一类事”,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满意答卷。(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