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090256

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www.gcdr.gov.cn (2022-07-29)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走进依山傍水的邻水县缪氏庄园葡萄基地,绵延不绝的现代化葡萄种植园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同样被吸引的还有刘金秋。

半年前,刘金秋研究生毕业,成为缪氏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员,从事葡萄种植技术研究工作,这是邻水县探索“带编入企,双向进入”引才机制引进的第一人,灵活的薪酬体系和贴心的福利让她干事更有“奔头”。刘金秋笑着说:“今年我还会和庄园的专家们一起建立农科葡萄产业技术研究院。”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如邻水县一样,创新企业引才用才机制,是全省首轮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人”字做文章,全省各地精准聚焦、精准发力,探索“微改革”的路径愈发清晰:完善“退二线”干部管理机制、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机制……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四川高质量发展积蓄起强大能量。

1.png

泸县喻寺镇谭坝村“高粱+油菜”种植基地 供图/泸县组

2.png

邻水县引进人才刘金秋在葡萄园查看土壤情况 供图/邻水组

引,让人才以“产”而聚

发展路上,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而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邻水县,主导产业不够强,创新能力弱,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拳头产品,这些发展的现实状况让企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突出。不仅如此,紧邻重庆主城区的邻水,还是“同城融圈”的战略前沿,是深化改革创新的前沿,如何搭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快车,让人才引得进又留得住,是摆在发展面前的首要问题。

现实的窘境、发展的需要,让邻水改革迫在眉睫。

以“微改革”为突破口,邻水县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从企业的发展需要和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县属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进行摸排,形成企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明确将“带编入企,双向进入”作为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内容,探索实行高层次人才县上管理、企业使用,既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又解了人才的“后顾之忧”。

“在管理上,以‘带编入企’机制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安家补助、生活补助等方面与其他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享受同等待遇。”邻水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通过“带编入企,双向进入”引才机制招引的目前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已有20名,这样的引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企业引才难、复合型人才难培养等问题和矛盾。

作为“带编入企,双向进入”引才机制的受益者,刘金秋经常到缪氏庄园葡萄基地,与同事一起观察葡萄藤长势、查看土壤改良情况。虽然才入职半年,但刘金秋已成长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家乡的人才引进政策很有吸引力,这是我选择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重要原因。”刘金秋坦言。

引得来,还要留得住。2021年12月23日,邻水县首栋人才公寓揭牌,可为邻水县优秀人才提供90套精装房租赁,缓解人才安居难题,这是广安首个县级新建的“拎包式”人才公寓。不仅如此,紧邻学校、医院、美食街的人才公寓还配套建成了500平方米集办公、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人才之家”,为人才提供学习研讨、交流联谊的平台。

与此同时,邻水县还面向引进人才发放“邻州英才卡”,推出政务、交通、医疗等9大类专属服务,持卡人能享受“英才贷”、免费游览景区、免费乘坐公交等优惠。

这样贴心的“政策大礼包”不仅消除了人才的后顾之忧,也让改革的活力不断显现。作为全省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项目之一,邻水县以创建“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为契机,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为推动邻水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png

自贡市大安区肉鸡现代农业园区 供图/大安组

4.png

邻水县缪氏庄园葡萄基地 供图/邻水组

5.png

泸县太伏镇王湾村党员通过直播带货 供图/泸县组

用,让“退二线”干部“上一线”

“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虽然退居‘二线’,但仍然是推动地方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自贡市大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莉说。

2021年区乡领导班子换届后,大安区有47名曾在一线攻坚的“老兵”“干将”退出了领导岗位,其中不乏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优秀干部。如何让这批干部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是换届后全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在全省开展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契机下,大安区立足实际,以激发“退二线”干部担当作为推动重点工作破题开篇。

从干部意愿、专业特长、干部信息“三张清单”入手,大安区委组织部牵头建立了全区“退二线”干部数据库,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全覆盖“一对一”谈心谈话,摸底思想动态,鼓励退岗不退志。

“在临近退休之时,组织依然安排我继续担任区棚改办主任,这是对我莫大的信任!”2021年11月,年近60岁的区人大社建委主任王昭龙在与大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莉的退职谈心谈话时说道。在退职后的3个多月里,王昭龙坚持撰写棚改工作分析报告,牵头完成了14户拆迁户的征收扫尾工作,协调到位征收补偿款8300万元,为全区棚改项目土地出让提供了有力保障。

思想上不“靠边”、职责上不“脱岗”、管理上不“脱线”,大安区的“微改革”项目一改过去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各单位自主管理模式,有力调动了干部积极性,全区有33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积极投身到旧城改造、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等一线继续发光发热。

“推动大安区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有能力、有资源、有经验的同志来挑重担。而‘退二线’干部大多工作经验丰富,是重要的干部人才资源。”朱莉表示,退出了领导岗位的干部不等于就没有了工作职责,要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实现才尽其用。

2021年11月22日,陈明弟卸任大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职,但是他却没有闲下来。按照区委安排,他继续担任大安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重点负责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等中心工作。原来,自2017年4月大安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成立以来,陈明弟一直负责园区创建工作,也见证了大安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成长与蜕变。

“2021年,我们在开展重大项目岗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列出了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青龙湖管委会等重大项目中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目录,根据‘自愿申请+推荐提名+组织委派’原则,包括陈明弟在内的8名退出领导岗位同志接到了区委发出的‘英雄帖’。”大安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洪剑负责人介绍。

激励“退二线”干部主动重返“一线”,进一步充实了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等主战场队伍力量,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强大合力。2021年9月,大安区成功捧回“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2022年1月,大安区肉鸡现代农业园区成功跃升为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管,让党员干部有“岗”有“为”

“龙眼是泸县的特色水果,发展龙眼产业大有可为。”泸县云龙镇英雄村党员武万琼十分看好龙眼的发展,一直潜心钻研龙眼种植,扎根农村兴建果园。

武万琼的故事是泸县探索实施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的缩影。“微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泸县积极探索提高农村党员管理质效的路径方法,将农村党员分为县外农民工党员、在家从业党员、村组干部党员、老弱困难党员,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

“曾经,泸县一定程度存在农村党员管理‘统而未分’、党组织凝聚力‘弱而涣散’、党员作用发挥‘无岗无为’的情况。”泸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道出了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分类管理,泸县把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示范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以高质量党员管理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

“自从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村党总支根据每名在家党员从业情况设置岗位、以岗定责,得到了党员的积极响应。”武万琼主动认领了“致富带头人”党员示范岗,将她的晚熟龙眼苗圃基地设置为“晚熟龙眼种植示范责任区”,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与武万琼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方洞镇庆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哲清:“没有划分‘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很容易导致党员作用发挥‘无岗无为’。现在通过在农村党员家门口统一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组织广大党员示范参与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全村在家从业党员领岗率已超过90%。”

设岗定责,当好乡村发展的“排头兵”。泸县出台了《农村党员“先锋指数”操作细则》,量化考核党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并建立积分超市。“先锋指数”积分可兑换物品奖励,并作为每年评选“共产党员先锋户”的重要依据,创先争优氛围在广大党员中日益浓厚。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需要“领头羊”。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泸县把村组干部党员的管理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多措并举,每年对村组干部党员开展全覆盖培训,对村级事务实行目标问效清单化管理。同时,鼓励村组干部党员领办村集体经营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培育富民产业。

走进泸县喻寺镇谭坝村,盛开的千亩油菜花宛如一幅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这是我们占地2000亩的高标准‘高粱+油菜’基地,那是20000平方米的标准代厂房……”说起谭坝村的产业发展,谭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仕彬滔滔不绝。

科学管理、分类施策,泸县探索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的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基层改革的创新活力不断涌现。

硅步千里,聚沙成塔。在全省各地,一项项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项目落地开花,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干部人才队伍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撬动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