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6164222

万源市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探索城乡基层治理“精准”路径

www.gcdr.gov.cn (2021-04-22) 来源:达州万源市委组织部

针对管理失位、发展滞后、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治理难题,万源市坚持问题导向,在边界、安置点和小区三大“主阵地”探索实施“精准”治理,有效提升双边协同度、搬迁融合度和居民满意度,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边界“精准”治理提升双边协同度面对与7个县(市)交汇、20个乡镇62个村毗邻,边界地区管理薄弱、人员流动复杂等现状,万源建立“五联”工作机制,实施边界“精准”治理,协同推进乡村治理走深走实。实施组织联建。研制边界地区“治理联盟”实施方案,联合建立指挥部和党小组,按照每月互动、双月调度、半年会诊、年终盘点要求完善常态议事机制,持续强化党组织牵引作用。实施队伍联管。按照“1+1”结对办法,推行理论互学、工作互助、实绩互评模式,协同锻造一支推动乡村治理的村组干部骨干队伍。实施基建联动。加大边界地区项目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打通“断头路”30余公里、联通“半截堰”12个、落实“公用电”23处、增设“共享塔”3座,让群众享受更多“边界治理”红利。实施产业联育。坚持抱团发展、优势互补,组建“创客联盟”18个,做大做强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和“五小”庭院经济等载体,带动2万多群众致富增收。实施民风联塑。针对地域相邻、人文相亲、习俗相近的特点,双边开展协同建村史馆、联袂定村规、轮流办“村晚”等活动,传承红色故事、唤醒历史记忆,厚积乡村治理文化底蕴。

安置点“精准”治理提升搬迁融合度为应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管理不畅、搬迁户融入度不高等难题,万源实施“四个一”举措推进安置点“精准”治理,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建立一个党组织。为打破跨乡跨村安置人员的户籍、党组织关系不在本村,处于流出地和流入地‘两不管’的尴尬境地,万源在全市98个安置点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选一名带头人。严把政治、品行、廉洁、能力“四道关口”,通过组织推荐—个人竞选—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四道程序”,推选出98名致富带头人,解决治理服务具体问题。开辟一条增收路。引进企业12家,推行“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土地入股+群众务工+家庭自营”新模式,实现大企业与小产业相融相促、企业家与搬迁户和谐共生,带动350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创办一家小超市。创办“爱心小超市”20家,通过集中采购、单位帮扶、爱心人士捐赠、村集体经济提取公益金等渠道供给货源,制定积分管理办法,定期开展物资兑换和感恩奋进教育,培养内生动力好、环境卫生好、家风家教好的“三好村民”220余户,推动物质与精神“双脱贫”。

小区“精准”治理提升居民满意度为化解小区管理不善、住居环境较差、群众诉求渠道不畅等突出矛盾,万源在规模较大的小区开展“精准”治理,实施“个十百千”工程,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举办1场小区说事会。定期召集居民代表参加小区说事会,通过会前收事—现场述事—集中议事—会商定事—承诺领事—限时办事—公开评事“7道闭环流程”解决治理难题,让群众掌握小区自治主动权。推选10位纠纷调解员。在小区律师、物业公司管理人员及德高望重的居民中推选多名纠纷调解员组成“法治人才库”,轮流坐镇调解室免费提供法律宣传、咨询和调解等服务,助力法治观念意识入脑入心。评选100个五星文明户。每年根据治理重点更新评价指标,年底集中评选表扬一批五星文明户,挂设标志牌,在节日慰问、民事代办等方面提供便利支持,实行“能上能下”机制,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留下一段段家人里、邻里间相互勉励的德治佳话。培养1000名“线上”志愿者。依托新媒体搭建线上志愿服务平台,发动学生、社工、业主等加入“线上”志愿者队伍,通过线上收、线下办为居民尤其是留守群体提供“菜单式”服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