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的文物是“有声”的革命史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文物无言,历史有声。”当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革命文物这本“生动教材”。但是,怎样才能让“无言”的文物发出历史之“声”,让它“生动”起来呢?我们在参观革命文物、瞻仰革命遗迹时,应下足功夫做好“三课”。
“课”前下足预习功夫。如果不了解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当你站在遵义会议遗址前还会肃然起敬吗?理论学习有些深奥枯燥,电视电影里的革命故事有些遥远虚幻,当地的、身边的革命文物无疑才是最直观生动的。但一眼带过的直观生动就成了直白浅显。如果碑就是一块石头,墓就是一堆黄土,那么文物就生动不起来。文物,虽然只是某一段历史中一件小物品,但当你把它还原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去时,它便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一盏油灯,一支钢笔,一双草鞋,一根扁担,半条被子,原来的主人是谁?后来送给了谁?新主人又是在什么条件下、什么事件中使用它的?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革命环境,什么样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从“吃水不忘挖井人”到“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从悠悠红船到巍巍宝塔,随便一预习,你就知道,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一段栩栩如生的红色历史,每一处革命遗迹都藏着无尽的热血故事。
“课”中下足听课功夫。建议分两轮展开。第一轮听与记,第二轮究与理。听与记,就是听导游讲解,并摘要记录。由于现场游人众多、声音嘈杂,所以一定要注意跟上导游的脚步、听清导游的语音。多数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要么很快就走丢、走散了,要么神游去了,或充耳不闻,或左耳进右耳出,或断断续续、有一搭无一搭的,要么忙于拍照去了。由于时间紧、进度快、容量大,第一轮应先以听记为主,拍照尽量放到第二轮。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就算是我们认真听讲,但一遍下来,往往也会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这就需要第二轮的探究与整理了。可以沿着第一轮的路线来一次复盘,一边要放亮眼睛寻找脉络、开动脑筋理清思路,一边要做好笔记、拍好照片备查。千万不能像到风景区度假放松身心那样,只是漫无目的地游历风情、随心所欲地观赏风光就可以了。也不能像跟团旅游那样,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拍照。须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有摸到了门道,我们的参观、瞻仰才有实效。
“课”后下足温习功夫。总结然后知不足。参观游览轰轰烈烈,可事后正当要总结点什么的时候,总觉得还有一些情况没摸清楚、一些细节没搞准确、一些逻辑没弄明白。还好,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有不少革命文物“上网”了。现场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后续还可以通过网络再进行一番仔细的探究、查证。复写然后知新意。通过参观瞻仰,我们都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事后,有必要把这些复写出来。或记于记事本上,或分享到朋友圈中。既有利于我们深化对所参观革命文物相关史实意义的理解,巩固参观成果,也有利于对革命文物的宣传推介,让更多人受到教益。通过一游一记,或思或感,还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写作习惯,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理论修养。闲思然后知广博。有些见闻,当时也许没有什么成果。但当你把这些杂乱却丰富的见闻堆砌起来或放到某一个特定场景中去时,往往会灵光一现,发现它们之间的某种联系。我们闲来无事的时候,可把这些参观见闻延伸拓展、纵横联系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尤其要照应到现实中来。如恰能给当下现实的工作一些灵感,那你也不必意外。(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