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以增进群众福祉为目标,创新推行“四微”工作法,着力破解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强、服务资源分散、治理方式单一等问题,做深做实服务群众“大文章”。
打造“微阵地”,让便民服务更“舒心”。实施“幸福宜宾”城市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提升工程,投入2500余万元,对1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施亲民化改造,对36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优化便民服务、文化娱乐、协商议事等功能,设立开放式、互动式便民服务大厅,集中办理社保、就业、民政、党建等26项服务事项。依托“智享翠屏”等信息平台,探索“点单式”“适老化”服务模式,及时回应解决社区居民“急难怨盼”问题600余个,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提供全程代办服务,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开展“微活动”,让公益服务更“暖心”。持续深化机关党员到社区、小区“双报到”活动,建立需求、资源、项目认领“三张清单”,打造“两新服务进万家”“公共法律服务超市”等服务品牌,在社区举办走访慰问、就业招聘、法律咨询、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100余场次,为居民群众办好事实事3000余件。成立“老巷管家”“银发红盾”等40余个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微平台、微心愿、微积分等载体,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义剪、义诊、义修等活动,为居民提供暖心、便捷服务。
培育“微组织”,让生活服务更“贴心”。设立1000万元扶持资金,培育12家社区服务企业,承接物业、家政、劳务输出等7大类低偿服务,实现老旧小区有人管、服务品质有保障。实施社会组织孵化工程,支持各类人才领办创办第三方社会服务组织,培育生活服务等3类社会组织45个,入驻“康养馆”“贴心馆”“益智馆”等50余个小区阵地,引入成都螺丝钉科技有限公司等服务企业进驻社区,使居民就近享受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等精细化服务。
选优“微管家”,让治理服务更“顺心”。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将36个城市社区划分715个治理网格,整合党建、综合、应急等7类人员组建“全科网格员”,明确管理职责任务和标准,推动需求在网格发现、问题在网格解决。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业委会规范有序自治,成立87个小区党支部,建立“红色议事厅”“社区议事堂”等平台,深化“六孃说事”“和事佬”等柔性自治模式,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议事”机制,引导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党员共商共议重大决策、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让社区更和谐、群众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