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109320

以人才振兴促乡村振兴的绵竹实践

www.gcdr.gov.cn (2020-12-23) 来源:德阳绵竹市委组织部

“大棚草莓种植一定要注重病虫害防治,要严格控制化肥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尤其在天气严寒时,一定要给大棚覆好膜,增加大棚温度;天气高温高湿时,则要注意加强沟渠疏通,以免地面渍水……”说起科学种植草莓的要领,九龙镇清泉村种植户杜桂蓉如今已俨然行家里手。而两年前的她,却完全不知道种植草莓竟也有如此多的讲究。杜桂蓉草莓种植观念的转变,与近年来绵竹市高度重视乡土人才培养不无关系。

乡村振兴离不开土生土长的本土人才,也离不开从四面八方回归的返乡人才。近年来,为了有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绵竹市委组织部聚焦人才振兴,巧抓关键、严抓基础,牵头在高端人才引进、涉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如今,绵竹已涌现出一批引领年画文创事业发展的年画传承技能人才、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代表等现代化农业人才。活跃于绵竹乡村一线的各类人才正积极挥洒汗水、传播科技,用勤劳和实干激活乡村的个体细胞,奋力推动绵竹乡村发展……

开办大学育农人促农民素质提升

群山环抱中,暖阳照射下,位于绵竹市九龙镇的四川乡村振兴农民大学教学楼更加亮眼;楼身中部悬挂的“永久不停课、永远在实践、永续在探索”几个字愈发醒目。一批学员刚刚完成培训课程结业离开,青山绿水掩映下,这所特殊的大学正等待着它的下一批学员到来。

作为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农民大学,四川乡村振兴农民大学立足涉农人才培训,服务全省“三农”发展大局,以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农民培训实训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为目标,旨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人才,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人才队伍。学校遵循“党政领导讲政策、专家教授讲理论、基层干部讲经验、典型人才讲做法”的办学方式,围绕五大振兴,以绵竹市高效农业示范园作为实训基地,坚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原则,着力打造“1个本部+10个特色规模实训基地+100个教学示范片+1000个教学点”的教学体系,源源不竭培养“三农”人才。“自2018年6月12日挂牌成立以来,两年半的时间,学校已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75期,培训基层干部、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8000余人次。”乡村振兴农民大学负责人、绵竹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钟智说。

如今,农民大学已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加速器”,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分层分类严培训促农业产业振兴

“我一有空就会翻翻这些书,它们对我的工作实际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孝德镇华翔家庭农场负责人俞华指着书架上《高素质农民手册》《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等书籍说。自参加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兽医技术培训工作后,俞华已经切身体会到培训工作对自己生产实际的极大帮助作用。

延续惯例,今年9月-10月,绵竹市农业农村局分批组织绵竹农业种养殖领域近300名乡村兽医技术、粮油种植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士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突出“10+3”现代农业产业总方向,聚焦服务扶贫产业发展,立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探讨、重大动物疫病采样监测技术、常见猪病防控、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策略;水稻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如何提高小麦规模化生产效益、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上行策略及渠道、四川优质稻产业现状与思考等诸多角度为广大农民进行讲解授课。同时,组织广大农民走出去,前往渝西蔬菜研发中心、萝卜产业基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基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学习取经,加快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发展我市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高素质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职业化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着力构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农民分层分类培育制度体系。”据培训机构四川省广播电视学校绵竹市分校负责人介绍,如今,广大学员经常方便地通过“种粮大户交流群”等线上交流平台,与各领域专家开展信息互动、远程指导、技术分析、跟踪服务等,共促农业产业振兴发展。

特色年画特色绘促农村文化承袭

“忙时拿锄头,闲时拿笔头。”在绵竹年画发源地孝德镇年画村,不少农民都是年画技艺传承大师。

乡遇画里文创社区是绵竹市年画文化的集中体现点。景点成功打造后,年画村党支部着力加强党建引领景区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党支部+协会+党员+群众”的引领模式,以“承袭大师遗风+文创企业运作+乡土人才参与”的模式开展本土人才培育,注重对乡土人才的年画技能传习,以“年画艺人工作室”“党员艺人孵化室”及“年画微党校”“年画夜校”“年画讲堂”等活动为载体,实施“双向培养”,将农人们召集起来,“忙时拿锄头、闲时拿笔头”制作年画周边产品。

目前,年画村已汇聚了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6人,年画艺人30余人,各类年画产业经营组织40余家,从业人员400余人,年画作坊20家。以年画文化为精髓、突出艺术文创和农旅融合,一幅规划科学、治理有序、生态振兴的美好画卷已然在年画村的广阔大地绘就。乡村振兴在年画人才的培养与传承中,不断释放出醉人的文化韵味。

“双授”示范强保障促农村全面振兴。

4月23日,在绵竹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创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誓师大会上,绵竹市委授予紫岩街道蔚泉村等20个示范村为“先进组织堡垒”和“美丽乡村旗帜”双荣誉,并配套“双授”补助资金,用于基层阵地和人才培养等,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情。

近年来,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委以及德阳市委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绵竹市紧紧围绕“三高三地”的目标定位,创新推出“一评双授”十条在全市推广,走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的“绵竹路径”,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业由人兴。接下来,绵竹市仍将不遗余力地创新举措,优化各类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引才育才留才环境,助力年画传承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农业技术人才不断成长并持续发力,助推绵竹乡村振兴不断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