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万源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注重在选、育、用上发力,激活农村实用人才“动力引擎”,培养造就一批规模大、留得住、用得好的基层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在“选”字上发力,让“软实力”成为“硬支撑”。推行实用人才县、乡、村“三级”分类管理模式,通过分类建库的方式,对辖区内具有一技之长、带动效应明显的农村致富能手和各类“土专家”“田秀才”开展全面调查摸底,按种植、养殖、加工、经营管理、技能服务等类别进行分类登记建档,集中更新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把农村实用人才“挖”出来。目前,全市已有7211名农村实用人才纳入信息库管理。积极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科院等高校和院所的合作,组建20人专家服务团,开展“专家人才智汇乡村活动”,定期前往农业农村一线,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特色种养殖业发展等,组织开展政策、技术、培训等服务。探索“特设岗位”方式,建立全市“人才储备编制库”,进一步盘活存量事业编制资源,制定出台《万源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储备编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人才储备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调剂使用的单列管理方式,充分保障全市“4+2”产业需求,吸引87名各类优秀专家、硕博人才来万干事创业。
在“育”字上蓄力,让“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注重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充电”力度,实施农村实用人才“育英计划”,聚焦特色产业人才发展需求,建成万源市青联众创空间和万源市邱家坪创业孵化基地特色产业人才技能基地6个,新培育种养殖产业人才590名。深入推进萼山名匠、能工巧匠等本土菁才7大培育行动,建立7个示范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定期开展科技知识、电商营销及实用技术培训等8大类课程,培训培育各类技能人才2780人次。实施乡村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培育乡村旅游、种植等产业技能人才927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00余人、精准扶贫劳动力550人、农村实用技术3500余人次,全方位提升基层人才素质,激发乡土人才内生活力,实现乡土人才自身价值,涌现出了针线锦程报桑梓何华、IT精英养黑鸡书写致富传奇王宇等创新创业典型。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鲜明“优秀人才返村、政策倾斜到村、资金扶持进村”导向,出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在降低登记门槛、证照办理、税费减免、财政奖励、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奖励和扶持,多渠道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支持,先后建成巴山安科种养殖、仙民茶叶等20多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
在“用”字上着力,让“乡土人才”成为“动力引擎”。建立本土人才服务队,选派农业、科技、卫生等领域414名优秀人才担任农业科技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种养基地现场分析和解决问题,举办农村实用人才技术推广讲座,交流技术经验。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师资库,按照“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5种类别,将全市927名规模养殖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负责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能手纳入师资库进行管理。建立乡村治理人才“递进培养”制度,坚持把技能人员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能人员“双向培养”,将80余名乡村能人培养成党员,217名优秀返乡农民工进入村支“两委”班子,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100余人,为万源城乡协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效激活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