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0896401

在重大斗争一线中解好考察“三道题”

www.gcdr.gov.cn (2020-12-07) 来源:自贡荣县委组织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到二0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奋斗目标越宏伟、斗争形势越复杂,越要注重在重大斗争一线锻炼锻造干部,大力选拔冲锋陷阵能打硬仗的战将良才,培养造就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执政骨干队伍。大战识良将,大考辨贤才。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中组部文章《注重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这是一种鲜明的用人导向,更是一声“动员令”,为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切实担起这一政治责任,解好干部考察的“精准题”“综合题”“运用题”,让优秀干部在重大斗争一线不断涌现。

既要“听广播”,更要“看直播”,解好干部考察“精准题”。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考在“一线”,更重在“一线”。评价一个干部优劣,不能单凭主观印象和个人好恶。要把干部考察工作延伸到一线,作为考察干部“主考场”,让最了解情况的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当“考官”。干部好不好、行不行,基层的同志和广大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各地组织部门要观察党员、干部对基层工作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党员、干部对奋战在基层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观察党员、干部在重大斗争一线面前是冲锋陷阵、勇往直前,还是畏缩退后、徘徊观望,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党员、干部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因此,对干部的识别考察既要“听广播”更要“看直播”,解好干部考察的“精准题”,确保全方位、零距离为干部“写实画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同时,坚决把“做做样子、喊喊号子、修修面子”的“官油子”“伪事者”揪出来、淘汰掉,把真正在一线苦干实干、担当作为的干部甄别出来。

既要用起“显微镜”,还要端起“望远镜”,解好干部考察“综合”题。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立身之“魂”、干事之“基”就是政治素质。考准察实干部,要用好“显微镜”,实行对人、对事双重考察识别,近距离掌握党员、干部的现实表现。在重大斗争一线中考察干部要坚持成绩之中找问题、笑脸之中找哭脸,深入社区、农村一线,看群众“吃穿住用行”的变化,听群众“急难愁盼怨”的解决,既看大变化,又看细微处,避免“一俊遮白丑”,甚至是听不进群众的反对意见。在掌握党员、干部“火线”表现的同时,还要端起“望远镜”,走进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掌握党员、干部“长时间段”的综合表现。通过“显微镜”“望远镜”,画好“干部像”,建好“人才库”,定好“成长路”,最终绘好“发展图”,实现一举多得、一举多赢。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考察雷声大、用时雨点小”,有效杜绝“一刀切”“千人一面”、“干多干少一个样”等现象,激发干部队伍一池活水,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既要把牢“政治关”,又要把牢“能力关”,解好干部考察“运用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把“政治关”作为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第一道“门槛”或“关卡”,突出“政治过硬”这个第一标准,特别是关键时刻、重大关头的政治表现,设置考察识别干部的政治品质和政治能力、政治纪律和政治态度、政治蕴藉和处理能力等内在指标,真正把在任何时刻都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同时,要把牢“能力关”。对那些作风漂浮、无所作为、缺乏群众公认的干部,要按照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坚决拿下或“挡在门外。着重考察能力担当,看干部是否有担重任的宽肩膀、扛硬活的铁脊梁,锤炼干部“七种能力”,是否在大战大考中从容指挥调度、驾驭局面,接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勇向前。(孙云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