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江区坚持需求导向,搭建“三大平台”,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示范带动作用,既让“土专家”“田博士”锻造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好钢硬钢”,也注重培养乡村本土人才队伍,使队伍再壮大、素质再提升。
搭建职业农民培育平台,建好“孵化器”。聚焦“特色农业干起来、先进群众带起来、全区乡村富起来”的目标,吸引1006名农业人才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后备库”,并分10类进行动态管理,掌握培育一批“农民头雁”。在全区主要农业产业链上建立了一批农民田间学校,聘请相关行业单位专家和技术人员组建师资库,定期深入一线指导技术升级,同时整合区委党校、乡村种植协会等资源,挂牌成立“罗江区职业农民学院”,创新“菜单式”“应用式”“小班制”教学方式,打造15个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线下+线上”“现场+课堂”有机结合,累计培训500余名职业农民,实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经常化,联结各类社会资源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初步发挥。
搭建返乡创业孵化平台,当好“娘家人”。以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为重点,搭建校地人才智力资源共享平台,定期向在外人员推送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就业创业政策、区内就业信息等;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德阳通用电子学校为载体,建立8个产学研平台,加快成果转化,促进返乡创业项目迈向实体运用进程。通过举办“春风行动”大型人才现场招聘会、创业成果展、创业培训班、人才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回引扶持110人回乡创办项目90个,带动就业260余人,评定返乡创业示范户9户,兑现创业补贴32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万元,形成让众人变“能人”的良好创业氛围。
搭建技能传承帮带平台,架好“连心桥”。抓好农村领头雁队伍建设,村“两委”成员采取“1+2”结对模式帮带后备干部,培育政治素质较好、群众口碑较好、干事能力较强的村级后备力量。建立区级农村实用技术专家团,评选40名工匠、乡贤、名医、名师,组建10个“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手把手”精准辅导,徒弟“互动式”跟踪学习,实现师徒素质双提升、技术传承有效。去年以来,全区新增技能人才157人,培育首席技师、技术能手61人,辐射培训帮带482人,构建“能人”带众人的良好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