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161486

新龙县围绕脱贫攻坚强化人才服务发展

四川甘孜州新龙县针对基层人才少、引才难的实际,注重扶贫同扶智相结合,引导科技、教育、产业等方面人才帮扶困难乡镇村、服务贫困群众、培育乡土人才,为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科技扶贫,第一生产力激励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着眼提升扶贫对象自身增收致富能力,实施“人才振兴工程”,借助“科技扶贫万里行”、对口援助等机制,促进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基层一线流动。2018年以来省州县选派362名干部人才和农技员深入90个贫困村,围绕油菜、马铃薯、木耳、青稞、饲草、大棚蔬菜种植,车辆驾驶维修、餐饮服务、牦牛养殖等高原特色开展技能培训、培育科技扶贫示范户、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建立示范基地8个,培训农牧民4.81万人次,开展劳动技能和创业培训1123人次,开发公益岗位1959个,城镇新增就业416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3230人,70%参加培训的贫困群众找到了就业门路,稳定就业率达60%以上。

教育扶贫,扶志扶智注重“从娃娃抓起”。秉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理念,加大教育扶贫力度,统筹教育资源下沉,努力做到贫困孩子都“有人教、教得好”。坚持“教育兴县,均衡兴教”战略,整合资金2.4亿元,用于县中学、城关小学搬迁投用,18所学校基础设施完成改造,24所学校校园文化集中打造、教学信息化设备统一配齐,“十有三化四配备”全部达标。妥善清退安置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5%,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全民兴教”氛围越来越浓。强力实施“乡村教育支持计划”,每年与对口帮扶地市、单位对接,选派32名教师充实新龙县中小学师资力量,200余名学生享受到省内外特色夏令营活动。重视教师人才发展,组织25名优秀教师和副高级以上专业教师人才外出参观考察、跟岗研修。注重加强职业教育,实施“求学圆梦计划”,选择就业前景相对较好专业,与院校达成协议,采取适当政策倾斜,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2018年以来与高校达成定向招生25人,极力遏制贫困“代际传递”。

产业扶贫,把资源“魅力”转化为脱贫“实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欣欣向荣,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85%。脱贫攻坚取得重要成果,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整合资金6.75亿元,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大力培养文化旅游人才,使四川甘孜新龙独特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助推精准脱贫和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018年以来,依托新龙县人才发展计划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县乡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文化技能人才等2335人次,实现县乡文化人才培训全覆盖。聘请专家授课,讲授唐卡、绘画传统手工艺,直接受益群众60余人。积极建设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景区,吸纳群众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4个涉及到旅游的村已脱贫摘帽,文化旅游业正成为新龙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医疗扶贫,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针对因病致贫返贫率高、群众疾病复杂、基层卫生人才匮乏等问题,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建设规划”。优先为19个乡镇卫生院招聘医护人员,逐步实现农牧区每所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以上医务人员。全面参与“健康甘孜2030”行动,扎实开展包虫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依托对口援藏帮扶地市,选派全科医生到新龙援藏帮扶,选送新龙本地医生到内地发达地区跟岗学习,每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50名专业技术人员。2018年以来,持续推进健康服务,组建3支卫生人才工作服务队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送政策”义诊,对因病致贫返贫户进行医疗规范指导、用药规范,对患大病的贫困人员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累计义诊和免费健康体检3.8万人次,开展宣传活动79场次。救助贫困家庭患者2058人次,发放救助金338万元,严防群众“因病返贫”。组织省州内、宜宾市地等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支援我县级医院,以人才共享、科研合作、建成医联体,开展医疗服务,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有效提升。全县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由2014年的人减少到目前的人、减少%。

民生扶贫,聚焦基础设施落后短板。严格落实《关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的意见(试行)》,强化人才服务担当意识,统筹推进建成通村硬化路747.26公里,解决24个贫困村的安全饮水问题,改善90个贫困村的通讯网络,解决贫困村用电难问题,新建贫困村“三室合一”60个,直播卫星覆盖90个贫困村。强力新村打造示范带动,按照“面上推开、试点先行、典型带动”思路,打造幸福新村5个,建成扶贫新村25个,创建省级“四好村”2个、州级“四好村”24个,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群众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