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6181365

党员干部切莫以“名”为本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神州大地上,可谓英雄辈出。英雄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是其事迹、情怀可歌可泣。自古以来,“名”和“利”似乎成了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才有“追名逐利”这样的贬义词。然而,真正能名垂青史的那些“名”人,凭的是自己英雄的壮举和高尚的情怀。古语云:“大丈夫不图名利而名利随之。”就是说“名”和“利”应该在自己的坦荡付出中自然收获,而不是一味地为了那点“名”去明争暗斗。大凡以“名”为本的人,是不会得到美“名”的。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在这里所指的,就是那些骑在人民头上,根本不以“民”为本的人,只是想方设法以“名”为本,既不为民奉献,为民请命,又想青史留名。这样的“名”,即使能够传下去,也只能是昭著的“臭名”。自古,那些把虚名看得很重的人,讲究的是“树碑立传”,“扬名立万”,但留给后人的,最多也就是个虚名。“为功忙”“为利忙”,无论“鸢飞戾天”还是“经纶世务”,若没有把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名”有何益呢!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这是臧克家对像鲁迅先生那样的人民的“孺子牛”的高度评价。一生默默无闻,像老黄牛一样,为劳苦大众而奔波劳碌,“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这样的人从来不去考虑什么“名”,但他们的美“名”将为人民群众永远传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不为“名利”,只为“信仰”而拼搏、奋斗的仁人志士,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实践,才能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貌似充满闲情逸致的描述,其实并不消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有这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不受外力的干扰而沿着自己的理想之路前行。在新长征的路上,有许多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那是自然发展之道,更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写照。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反腐败斗争中,就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这样的党员干部,他们的人生平凡中蕴含着伟大,奋斗中成就着辉煌。

纵观历史,能够把“人民”作为服务对象,喊出“人民万岁”的,唯有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以民为本”,永远是共产党人奋斗的主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工程作”成为最大的发展工程,“只要对人民有益的事,就要加油干,一刻不停地干”。在这样的核心理念下,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展现出了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但是,不可否认,极少数的党员干部依然是以“名”为本,为了一己之名利,不惜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借奉献之“名”,行腐败之“实”。

“以名为本”和“以民为本”,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是天壤之别。前者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行事作风上极易形成“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主观“傲气”,走入歧途是自然的事。后者站在民族和未来的高度,牢牢地抓住“民生”这一时代主题,用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谱写民生工程的绚丽华章,为推动社会的发展无私地奋斗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们,应当在“名”与“民”中做好“民”的正确选择,然后围绕着这个选择,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求留“名”,但“名”在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