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0346415

用好人才这个“源头活水”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人才是国家创新的“源头活水”,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资源,历来都是各国、各地区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近日,四川出台《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人才一体化发展十条措施》,从“人才争夺战”到“人才一体化发展”,这一区域协调发展中人才机制的重大创新,无疑为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用好用活人才上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用好用活人才要抓好三剂“良方”。

抓好人才“挖掘”良方。“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着眼于优点和长处,是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的基础,也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强有力的手段。“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要于生活的细节处、在多岗位锻炼、在大事难事的应对过程中发现其长处,识别和挖掘出潜在才能。在脱贫攻坚、城乡治理、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多岗位的实践锻炼中识得人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既要强化高端引领,发现、引进行业、领域中的高精尖人才、团队,抓好专家这个“关键少数”,又要识别出“土秀才”“田专家”。要深化校地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来挖掘,提高人才增量,推进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氛围。

抓好人才“激励”良方。人才需要后天的精心培养,培训提能是激励和培养人才的有力手段,在培训对象上要做到受众面广、培训力度大,要覆盖不同行业领域、各个层级。要深挖人才需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重视本领域人才的培训,提高人才效能。完善人才共享协作机制,搭建人才聚集高地、创新创业平台、交流互助平台。要举办各类人才申报、评定活动,鼓励各类人才创新争优,激发出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结合专业知识、性格特点、工作经验在多岗位的实践锻炼中,磨砺出坚韧的意志,进一步培养和识别出人才,真正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激发其内在潜能,真正发挥出人才优势,不断释放人才新动能。

抓好人才“容错”良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需要一定的“成长期”,用人方要有容错的度量,人才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在不同的岗位上,难免会因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实际运用能力欠缺面临诸多新情况,产生诸多新问题,进而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在不足和错误面前,要注重正向激励和引导,既要对其过错性质、程度进行甄别,及时加以纠正,更要发挥鼓励的积极作用,激励人才在干事创业,创新改革中敢于作为,能够“撑腰鼓劲”,为其解决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更好地用好人才,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