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端人才公共服务跟随机制,对从成都疏解转移的重点项目和企业的高端人才、到环成都经济圈7市的创新创业人才,以及其他市(州)在成都建立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和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入驻的高端人才,符合条件的享受项目迁入(出)地相关公共配套资源
●支持跨区域跨行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和军民融合特色基地
●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和8市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人才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
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市,是四川经济最发达最重要的区域,也是全省科教人才资源最集中最优质的区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服务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近日,四川出台《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人才一体化发展十条措施》,按照聚焦产业、开放共享、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的思路,以构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高地为目标,以政策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建、智力成果共用、人才环境共融为核心,积极探索人才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着力将成都平原经济区打造成为人才管理改革先行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共同体。
打破地域限制,探索高端人才政策共享模式。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高端人才分布不均的突出问题,打破户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建立高端人才评价互认机制,促进区域社会保险互通、教育医疗资源共享、人才优惠政策联动、区域人才顺畅流动,形成“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其他市(州)”“总部在成都、基地在其他市(州)”“家在成都、工作在周边市”的人才资源共享新模式。发挥成都作为“主干”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建立高端人才公共服务跟随机制,对从成都疏解转移的重点项目和企业的高端人才,“蓉漂计划”等入选者到环成都经济圈7市的创新创业人才,以及其他市(州)在成都建立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和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入驻的高端人才,符合条件的颁发“天府英才卡”,享受项目迁入(出)地相关公共配套资源。
服务发展战略,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围绕在川布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重大科技项目,规划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未来科学中心,打造成德绵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示范区。依托天府大道、成绵乐高速沿线布局建设院士专家产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优先支持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来川设立海外研发及孵化中心和各类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环成都经济圈人才走廊。规划建设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知识经济圈,支持跨区域跨行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和军民融合特色基地,打造若干区域人才小高地、产业人才大集群。
鼓励先行先试,实行人才服务保障特殊政策。实行高端人才引进特殊支持政策,依托“天府万人计划”“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四川计划”给予优先支持。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和职业资格考评自主权,将中小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卫生、农业、工程等高级职称评审权逐步下放,授权各地核发和管理本区域内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创新“人才贷”融资模式,统筹省市两级金融机构,对省市人才计划入选者,根据其创办领办企业前景,可给予最长3年、最高1000万元贷款的银行授信,并重点支持高科技企业上市。开展人才安居工程先行试点,支持通过采购社会存量住房资源、在商品住宅项目适当配建和新建人才公寓、发放购房租房补贴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建立联动机制,畅通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渠道。建立区域人才发展联合推进体系,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和8市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人才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建立赴外招才引智联动机制,采取省市联合组团、用人单位为主的方式,每年组团赴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重点城市举办人才活动周,联动开展全球高端人才延揽行动。畅通干部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渠道,支持在蓉高校结合区域和产业发展在7市建设产学研园区、研发平台,支持成都与7市定期互派优秀年轻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交流挂职,支持8市联合举办各类人才峰会、人才论坛和创新创业大赛,促进人才资源优势互补、智力成果互通互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