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3906411

达州市通川区“123”激励卸任干部干事担当

近年来,达州市通川区始终把抓好卸任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立足发挥卸任干部的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离职不离岗、退职不褪色”工作理念,促进卸任干部在全区发展大局中“施展拳脚”,努力为通川经济社会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一、突出1个“定制”,树立重贤之德

按照“专业对口、经历相近、人事相宜、择优使用”原则并结合个人意愿,将58名熟悉法律法规、金融经济、城市规划等工作的卸任干部纳入区委统筹安排,根据区委中心工作需要,把有经济专长的干部选派到重点项目工作组,有政法专长的干部选派到区委巡察组以及专项工作督导组,充分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和“传、帮、带”作用。同时,全区站在对事业负责、对干部负责的高度,自觉尊重卸任干部、主动服务卸任干部,牢固树立卸任干部不是“负担”是“财富”、不是“包袱”是“宝贝”的理念,盘活干部资源、用好特殊财富,充分调动卸任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双选”,强化服务大局

坚持自主选岗、组织定岗、承诺上岗,设置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非公企业党建指导、脱贫攻坚督查等岗位,并公布每个岗位条件及职责,组织卸任干部自愿认责,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岗位特点、个人年龄、能力特长、身体状况等具体情况,择优确定上岗人选,切实让每个卸任干部发挥所长、人尽其才。针对卸任干部岗位安排,赋予其调度人手、使用资金、整合资源、参与决策等职权,同步将卸任干部纳入“容错纠错”适用范围,真正做到放手放权,让卸任干部大胆干事,切实避免卸任干部“任虚职、无事干”。同时,结合岗位性质、职责分工,确定年度目标责任、拟定阶段任务清单,不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让卸任干部有岗有责、主动担当,有效解决卸任干部“无责任、不担当”问题。让卸任干部在单位班子的领导下按照市委要求做到“四个主动”:主动服从管理、主动团结同志、主动建言献策、主动抓好工作落实。

三、强化3个“并重”,健全服务保障

一是政治引领与人文关怀并重。以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高品质发展核心区”和“双核双带六区发展战略”为蓝图,激发卸任干部的激情和斗志,引导号召卸任干部积极主动投身工作、奉献家乡发展,真正把本职工作当做事业,把家乡建设作为使命。按照“有困难必访、思想有困惑必访、患病住院必访、重大节日必访、新领导到位必访”“五必访”要求,坚持“倾听意见要诚恳、排忧解难要具体、心理疏导要及时”的原则,强化组织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主动与卸任干部的联系沟通,帮助积极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帮助重振精气神。

二是发挥优势与补足短板并重。每位卸任干部的安排,都是经过区委反复研究,并综合考虑他们的身体条件、能力素质、岗位需要,采取“统一集中管理和单位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任务安排具体,让卸任干部能发挥优势、有所作为。政治上充分尊重,鼓励卸任干部积极建言献策、投身发展实践,带头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同时,针对性地对卸任干部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经常与退出现职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努力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严管与厚爱并重。按照《公务员法》中卸任干部应该且必须服从组织安排、执行组织决定、完成组织任务的规定,严格管理卸任党员干部。同时,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党政机关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五条措施》的要求,从人文关怀、待遇保障、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加大关怀激励力度,进一步激发我区卸任干部干事创业、奋发作为的豪情。落实好工会福利待遇,每年组织卸任干部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在卸任干部遇到生活困难及重大变故等问题时,尽力帮助解决,切实解决后顾之忧。建立完善激励表扬机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在年度考核、晋升职级等方面优先考虑,不断增强卸任干部成就感、荣誉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