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在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中为基层减负
物理距离4.8公里,公文走了42天。2018年8月,在遂宁市,一份机关公文在运转办理过程中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严重“拖堂”,最终12名市直机关工作人员被遂宁市纪委监委追责问责。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当年10月开始,遂宁在市直机关开展了“查问题、讲担当、提效能”作风整治行动。剑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抬头等6大类干部作风问题。特别是今年省上开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后,遂宁市围绕“为基层减负”这一命题,动真格、出实招,取得良好效果。
从“文山会海”中腾出手来多干实事
3月20日,星期三,没有了会议的“捆绑”,遂宁市扶贫开发局社会扶贫科科长陈勇开始着手制定《遂宁市国家扶贫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让大家从‘会海’中脱离出来,能够腾出手去多干实事。”
今年初,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5大突出问题基础上,遂宁还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将文风会风不实纳入整治范围,推进严谨细致担当效率的作风养成。
根据整治要求,遂宁市规定每月第一周为“无会周”,每周三为“无会日”。在此期间,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到市、县(区)一级的视频会议、电话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部署的会议;市党代会、市两会、市委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市政府全体会议以及中央和省上规定了贯彻落实时限需要及时召开的会议;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应急情况需要召开的会议外,“无会周”期间不得召开全市性会议,不得召开需要其他部门人员参加的会议,“无会日”一律不准召开会议。
整治还对会议时间、会议文件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细化。要求坚持开短会、讲短话,除重大会议外,其他全市性会议会期一般不超过半天,专项工作会议会期一般不超过2小时,会议交流发言不超过5人,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8分钟。
精简文风与改进会风并行。遂宁市提出二十二条措施严把发文关口,进一步精简文件。对发文依据不充分、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予发文。大力压缩公文篇幅,力戒空话套话,原则上市政府印发的政策性文件不超过10页。
同时,推广使用信息化办公系统“遂政钉”,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减少公文“跑步”环节,实现全程追踪,提升办文办事效率。
“惯例”因为一项制度被打破
3月下旬的一天,遂宁市司法局局长温勉光到蓬溪县赤城镇调研依法治县。这个调研由县司法局局长陈俊宏陪同。这天,赤城镇党委书记邱先武却在调研点附近的村组忙了一天的脱贫攻坚工作。
而在过去,当地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县(区)和乡镇调研,分管副县(区)长和调研地点的乡(镇)党委书记按“惯例”是一定要陪同的。
“惯例”因为一项制度被打破。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期间,遂宁市坚持“以上率下”,突出领导带头,建立健全“三不”陪同制度,对县(区)党政领导陪同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调研作出明确规定。降低陪同层级、减少陪同人数。“这让我们基层干部从繁忙的陪同中解脱出来,可以集中精力把工作做好。”赤城镇副镇长申群驰感慨地说。
为基层减负,遂宁一以贯之。接待不完的检查学习、盖不完的“万能章”、铺天盖地的台账报表……几年前,对于遂宁市大部分村、社区干部来说,为居民服务几乎成为他们的“副业”。“几年前,我所在的社区曾悬挂了20多张上级职能部门的牌子,有牌子就要办事,这些林林总总的事让基层感受到巨大压力。”一名基层干部说。
压力往基层“甩”,这样的“锅”必须“补”!痛下决心为基层减负,遂宁市出台深入开展社区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整治滥用属地管理问题,为基层松绑减负。
按照“实施意见”,遂宁市对各职能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工作机构和加挂的牌子进行了规范清理。如今,在社区居委会只需悬挂社区党委、居委会、监委会、市民中心、工会等5块牌子。
这个“实施意见”还明确,社区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事项12项,社区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46项。属于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
由此,社区的角色正式从行政事务的主角,变回了“配合”“协助”的配角。“牌子少了,服务居民的时间多了。现在,每天能走访几户居民,静下心来倾听大家的诉求,解决具体问题。”船山区和平西路社区书记蒋菊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