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容错纠错机体系,这一举措对于激励党员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勇于担当、大胆创新、积极作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容错纠错”表象指宽容失误、允许犯错,核心在激励干事创业、鼓励担当作为。建立并落实好这项机制,需要从思想、理论、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准确把握,正确解决知错、容错、防错、纠错等系列问题,才能真正营造起宽容失误、敢作善成的良好氛围。
社会的科学发展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因此,应通过“容错机制”来保障“创新者无罪”,保证创新的“领头羊”不致成为“替罪羊”。
容错不等于“纵错”,要科学“界错”、提前“防错”、大胆“容错”、及时“纠错”。注重事前分析研判、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的事前预控,防止发生重大决策失误和重大工作偏差,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健全完善监督体系、严格依法依规执行落实、建立反馈工作机制的事中控制,重在执行监督,反馈修正。加强评估分析、注重持续改进、强化制度建设的事后评估,重在正视失误,引以为戒。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之所以提出容错纠错问题、建立容错纠错体系,正是在实践过程中和改革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目的就是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帮助干部打消顾虑、扔掉“包袱”、轻装上阵,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创新创业的热情。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强调从严治吏,也要从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广大干部,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能干事、敢干事、想干事的党员干部,党员干部要把担当和作为当成一种社会责任,正确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时刻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为社会和群众贡献个人力量和智慧,在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征程上新担当、新作为。(吕坪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