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6171355

罗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www.gcdr.gov.cn (2018-12-14) 来源:四川日报


  罗江区职业农民学院掩映在星光村的绿树间。

  罗江区人民医院党委开展义诊义检活动。

建阵地 聚人才

12月13日,德阳市乡村振兴大会在罗江区召开,参会人员来到罗江区万佛民俗村、蟠龙镇“九叶青”青花椒基地、鄢家镇星光村、江茂食品、金山镇大井村等点位现场参观,实地探访罗江推动乡村振兴的做法。

“我们着力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上下功夫。”罗江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该区通过乡村振兴党建综合服务阵地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的一线服务站,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三乡工程”建设、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等,着力培养、聚集各类人才,真正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

□雨田/文江轩/图

建阵地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走进星光村一座农家小院,沿台阶而上,两边是精心设计的“红色长廊”。长廊里陈列着罗江区本土农民诗人创作的诗歌以及各行业领域的10名先锋模范党员的先进事迹,这里就是罗江区职业农民学院。

一楼,建有党群活动中心、展示厅。二楼,则有乡村振兴工作室、乡村治理工作室以及“三乡工程”(即“能人在乡、市民下乡、企业兴乡”)和“两新”党建工作室,其主要涵盖党建指导员工作室、“两新”党组织书记工作室、“三乡工程”工作室等功能。

“目前这个阵地主要有3项功能。”罗江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第一个功能是乡村振兴的一线服务站,主要有乡村振兴工作室、乡村治理工作室等;第二个功能是干部实训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主要有农民夜校、党史陈列室、红色书屋等;第三个功能是人才下乡的主要载体,主要为“三乡工程”提供一个综合平台。

近日,德阳市罗江区首个乡村振兴项目制培训班——民宿培训班在这里开班,来自鄢家镇星光村的民宿、农家乐业主、村民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5人参加培训。

通过阵地建设,罗江区以党建为引领,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脉络清晰。

罗江还通过“四大路径”形成发展集体经济合力,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脱贫攻坚、“四好村”建设等深度融合。

具体做法为,财政支农资金投资到农村形成资产,折股量化,所有权归村集体,村集体每年获取不少于3%的分红。

由区乡村振兴发展集团公司统一接受村组委托开展土地流转,土地受让方按照每年每亩30元交纳服务费用,其中20元返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村民自建项目的实施主体,负责本村或参与全镇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通过“自主管理、外包管理、村级代管”三大模式用活27个扶贫产业园,按收益进行分红。

聚人才 推进“三乡工程”

目前,罗江正推进“三乡工程”,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行动。罗江区通过吸引全区规模以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竞选社员代表、总经理等,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分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后备库、建设职业农民学校和乡村规划院,开展系统培训、评级认定。计划到2022年,基本建成一支数量达800人左右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开展“乡贤”引领行动。罗江对范仲淹、李调元等历史名人生平故事、文化精髓等进行深度挖掘,丰富新乡贤文化底蕴。深入摸排近年来活跃在罗江区文化、公益、慈善等领域的人才和在邻里乡亲中口碑好、有威信的道德模范、优秀企业家等,引导他们回乡投资、参与公共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培育“乡贤”,对热心文化事业、群众工作、有意回乡奉献的罗江籍教师、医生、企业家等进行跟踪培养,计划到2022年,在全区10个乡镇挖掘培养“乡贤”文化人才15名。

开展市民下乡示范行动。罗江区针对市民对住房、养老、度假、休闲、文创以及经营等方面的需求,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做好乡村特色规划,加快推进“四好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创意等新经济业态。以“企业联村·造血强基”“两新联百村·党建助振兴”活动为契机,大力引进企业。广泛开展罗江籍优秀人才“回引行动”,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为返乡创业人才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

罗江区在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上下功夫,着力选拔培育政治素质较好、群众口碑较好、干事能力较强、服务意识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村(社区)后备力量,为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严把“三道关口”择优选拔。严把推荐程序:采取多种方式,从各镇范围内公开选拔,确定推荐人选;严把组织审查:通过笔试和面试后,全面考察初步人选,并听取相关部门意见;严把公示监督:对确定的后备干部人选予以公示,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突出“三个重点”全面培养。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各镇党委每季度组织村(社区)后备干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每半年开展一次党性教育,重点培训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突出实用技能培训:区委分批次把后备干部送到先进地区学习培训,农业、水务、畜牧等相关部门把培训资源向基层倾斜;突出实践能力锻炼:由驻村镇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第一书记与每名后备干部结对子,进行联合培养。搭建镇村两级“实岗”锻炼平台,每年从各村选拔1至2名优秀后备干部到镇机关跟岗锻炼1年,参与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