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0973105

涵养“宠辱不惊”的内在定力

www.gcdr.gov.cn (2018-12-11) 来源:四川组工网

 史载,唐太宗时期,卢承庆在任考功员外郎时,一监督漕运的官员因遭遇大风丢了粮食,卢承庆给其评为中下,这名官员神色自若。卢承庆看重其气量,说“遭遇大风非力所及”,改评为中中,这名官员亦不悲不喜。卢承庆对其大加赞赏,称其“宠辱不惊”,随评为中上。

这就是成语“宠辱不惊”的出处。随后,卢承庆在以后吏部考核时,重点提拔了这位官员。据说,卢承庆本人也是一个宠辱不惊之人,他任过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因谏言犯上被贬为简州司马,后又调回朝中任刑部尚书,官宦沉浮,卢承庆始终泰然处之,秉承着为国尽忠的信念,终成为一代名相。

揆诸现实。年轻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前锋,对工作有冲劲有干劲,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但容易在取得一定成绩以后,沉醉于鲜花和掌声中而忘乎所以,变得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出现春风得意“马失蹄”的情况。同样,也容易急于求成、急于表现自己的才能而“冒进”,太注重“一城一池”的得失,在遭遇挫折失败后变得郁郁寡欢,消极懈怠,甚至出现畏难情绪而裹步不前,一蹶不振。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宠与辱,历来都与年轻干部的成长为伴。一个干部的成长无不是在认可—否定—认可中逐渐强壮起来的。如何做到在掌声中不迷失,在挫折中不懈怠,就需要年轻干部涵养“宠辱不惊”的定力。

树立远大的志向。“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但往往需要远大志向引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所谓,“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就要求广大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坚持把个人的志向与党的事业、国家兴旺、民族未来和人民幸福结合起来,把个人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立大志、创大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和个人梦想,确保自己始终端正目标不偏离航线。

拥有博大的胸怀。“心胸”是一个人的气度、气量,以及对待事物的表情、态度,是检验一个人品格优劣、素质高下的标尺,是决定“成王败寇”的关键。笔者不禁想到了关于陈毅元帅让房的轶事。1949年,陈毅和傅作义一起参加政协会议,陈毅主动将自己陈设豪华的大客房让给了为北京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警卫员不解,陈毅答“共产党人要有太平洋那样宽阔的胸怀和气量”。一语道破了,我们党长期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年轻干部唯有襟怀坦荡,目光长远,敢于正视问题、接受批评,善于广纳诤言,求同存异,博采众长,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秉承苦干的作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再远大的理想,离开了艰苦奋斗,也只是一句空话,再宏伟的蓝图,没有苦干实干,也只是一纸空文。鲁迅先生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年轻干部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无论是鲜花还是批评都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把激情与挫折转化成实干的动力,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实干姿态勇往前行,挺起新时代的精神脊梁。

保持不屈的韧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最终一雪前耻,成功复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王。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因家族衰败以后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他人生最后的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不朽著作《红楼梦》……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古人云,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年轻干部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棘手问题,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不为各种干扰所左右,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轻言放弃,相信只要坚持必定会有所成,唯有坚持才能有所成,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千锤百炼中百炼成钢。

有道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年轻干部唯有涵养“宠辱不惊”的定力,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激情和斗志,方可成大器!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农林局路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