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万源市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的重要精神,深入践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力以赴书写乡村振兴人才篇“大文章”,不断释放人才红利,先后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农商带头人、优秀农技人员、优秀青年人才来到万源乡村,为农业农村发展提质增效。
着眼“引”青年人才。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就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一直以来,万源市通过统一公开招考、“团圆工程”、“千名硕博进达州”、“特岗教师”等方式成功引进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扎根巴山农村,进一步夯实了农村教育、医疗队伍基础,补齐了急需紧缺人才短板。同时,坚持以人才所需所想为导向,不断完善人才引流政策。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辟返乡人才“绿色通道”,激励各类优秀青年在广阔的巴山大地上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着力“育”乡土人才。树立“输在起跑线,赢在脱贫线”的赶超意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广阔的天地在农村,致力乡土人才培育。利用院坝课题、挎包课堂,分享致富门路和专业技术,逐步壮大万源乡土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农民夜校讲党课,第一书记讲政策,技艺达人讲经验等优势,因村施策,因材施教,以扶志扶智为出发点,“挖”人治标,“育”人治本,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用好“鲢鱼效应”增强农民自身脱贫“造血”能力。
着手“用”农商人才。通过行业领头羊带头创业致富,把农特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形成一村一产业脱贫模式,做强富硒特色农业,做大绿色生态工业,做精生态旅游产业,做活现代商贸物流,着力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坚定走好产业振兴、质量兴农之路,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中共万源市委组织部 徐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