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4013029

万源市:脱贫攻坚应注重发挥乡土人才作用

www.gcdr.gov.cn (2018-03-15) 来源:四川组工网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人才馈乏的问题已日渐明显。为了突破这一瓶颈问题,万源市充分激发乡土人才内生动力,努力搭建“三大平台”,积极为农村乡土人才成长、发展提供空间平台,有效盘活了乡土人才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脱贫攻坚纵深发展。

搭建选拔平台,发挥“引导”作用。采取个人自荐、乡镇推荐、市人才办审核“三步法”定期在全市52个乡镇中选拔优秀乡土人才,按照统一的乡土人才分类标准、印制万源市乡土人才卡,对乡土人才统一“授牌”,发挥乡土人才引导作用。同时,推行乡土人才“星级”管理办法,年初对每位乡土人才设立1颗“底星”对群众基础好、业绩突出、获上级表扬奖励等人才给予相应“加星”,对慢作为、不作为、受处分等人才给予相应“减星”。年底对各人才获星情况“结账”并记录在册,为乡土人才开发、选用依据。充分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搭建培养平台,发挥“示范”作用。将乡土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全市人才工作计划,整合精准扶贫、电子商务、旅游开发培训项目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选送农村优秀青年到大中专院校深造,组织乡土人才外出参观学习,通过科技下乡,送技术上门,专题讲座、实地讲解与现场指导等方式,逐步建立具有万源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壮大乡土实用型人才队伍,提高创新能力。目前,已在全市各级培训站共办班80期,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次。这些乡村人才掌握技术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在全市形成了高山蔬菜、富硒水果、旧院黑鸡等20多个示范基地,有效地发挥了“选拔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人才示范效应。

搭建创业平台,发挥“带动”作用。完善了乡土人才激励机制。每年旗帜鲜明的表扬一批“富民典范”“巴山工匠”“创业先锋”,并探索建立市领导联系优秀乡土人才工作制度;结合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在乡土人才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对致富能力强的培养成村干部,加大“两代表一委员”在乡土人才中的推荐力度,让乡土人才政治上有奔头。同时,加强乡土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对乡土人才在项目申报、技术开发、贷款申请、人才引进等方面享有与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同等的待遇,优先优惠享受各类技术辅导和服务,有效推动了乡土人才创业兴业热情,带动群众脱贫增收。(中共万源市委组织部 张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