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4012387

宣汉县:火红夜校点亮群众心灯

www.gcdr.gov.cn (2018-03-08) 来源:四川组工网

“社员同志们,请抓紧时间到村办公室,今天夜校下午4点钟开课。”毛坝镇天坪村支部书记、农民夜校校长王同军利用乡村大喇叭向村民广播农民夜校开课信息。

据了解,为切实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宣汉县毛坝镇天坪村创新开办农民夜校,积极探索夯实3大基础、推行5+模式、开办4色教育、强化3项管理“3543”办学模式,有效彰显农民夜校在点亮群众心灯、照亮群众梦想、助力脱贫攻坚的显著作用。

“三大基础”提标准

“按照县委标准化办学要求,我镇对每个“农民夜校”都进行了全新打造、添置了设备、完善了教学功能,并将天坪村农民夜校升级打造成农民夜校中心校,选聘了师资、发放了教材,坚持每月培训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宣汉县毛坝镇党委副书记赵东升如是介绍。

今年以来,该镇在打造农民夜校过程中,按照“设备功能一流、管理运行一流、办学水平一流”的办学理念,在农民夜校“八有”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三有、四具备”标准(即:有保证示范培训的硬件设备、有统筹管理的组织机构、有常态运行的工作机制;具备统筹指导、督查考核、师资调配、教材选用等运行功能),全面提档升级农民夜校办学基础。

据悉,该村建立起达17人的专兼职“农民夜校”师资库,包括致富能人、农技人员、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等。充分整合村文化室、县上发放教材等资源,选用了《红色政权》《富村36计》《抒写宣汉好故事》《农村电商》等21种、300余册特色本土教材,充实到“农民夜校”教材库。

“5+模式”激活力

“起先我们只是按照上面要求开办农民夜校……,把群众组织到夜校教室搞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生硬不说、形式单一,农忙时还不空,群众参学意愿很差。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推行“夜校5+”模式后,教育培训形式更多样、更接地气,还不耽误群众生产,随时随处都能让群众接受教育”天坪村支部书记、农民夜校校长王同军提及培训形式带来的变化感慨不已。

据悉,针对当前农村居住分散、春耕秋种集中难,群众文化水平有限吸收消化难等问题,该村依托农民夜校教育主阵地,大胆创新,深度对接群众需求,个性化开办“农民夜校、+道德讲堂、+产业基地、+远程教育、+乡村喇叭、+农村电商”、“夜校5+”课堂,按照农民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组织什么教学内容,来吸引群众,抓住群众。

群众从不愿来到主动来,还要从一个不经意的小事说起:天坪村2社村民刘兴江有个烦心事,家里养的黑猪不吃食,一个劲儿的瞎哼哼,把自己以前土办法用完了都不管用。这天刚好畜牧站站长李述华送课下村,刘兴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邀请李站长到自己家现场“把脉”讲解。就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夜校现场课就在刘兴江家里开始了:“猪厌食,可喂点胡椒粉、辣椒面。由于胡椒粉、辣椒面含有辛味和香气,并有刺激性,可加速猪的胃肠蠕动,促进、增加分泌物,提高猪的消化能力......”,李述华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刘兴江照着给猪做了一餐,果然有效。从那以后,刘兴江总是带着“问题”往夜校跑。转眼到了猪出栏的时候了,看到黑猪市场行情不好,刘心江心里比任何时候都着急,急忙跑到夜校找“老师”们帮忙出出主意,没想到一找还找对了,夜校联合松柏公司建起了微信商城,“老师”们把刘兴江养的黑猪照了个仔细,并写好了商品介绍,上传到了微信商城里面,不到一周,刘兴江养的两头黑猪就卖了出去,刘兴江“网上卖猪”的事情成了小山沟里的头条新闻,村民参与夜校积极性空前提高。从此,该村的“农民夜校”越办越红火,形式越来越活、课题越来越宽、学员也越来越多。

“四色教育”富内涵

“夜校不但教我们如何搞发展生产,还经常教育大家讲诚信、守法规、懂感恩,通知说的今晚是孝道模范现身说法,我把家里的大细娃儿都喊来了,一起受受教育。”天坪村村民徐义昌在“夜校”课堂上如是说。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好扶贫工作,“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不能满足于简单的送钱送物、走访慰问,而是要“送路子”“送技能”,只有彻底更新了观念、增添了技能,才能避免再次返贫。天坪村“农民夜校”坚持扶贫先扶志工作理念,将红三十三军革命历史传统教育、“诚信、守法、感恩”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跳摆手舞、唱土家歌、穿土家服”的民俗活动、“脆李种植技术大比武”的产业技能融入“夜校”教育培训内容。以文明风尚引领民风向善,以法治导向推动法治良序,以本土文化汇聚文化自信,以产业技能提振群众奔康致富信心。

家住天坪村3组的周中元家有5口人,是精准扶贫户也是低保户,因为怕自己没技术、没本钱,也懒得思“奔头”、找出路。通过农民夜校的教育引导,周中元重拾信心、积极认真、刻苦学习,在脆李技术大比武中顺利通过了松柏公司的岗位测试,2017年3月签订劳务合同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月工资超过2000元,顺利实现脱贫。

周中元的例子只是农民夜校参训群众的一个缩影。今年来,农民夜校教育培训助力全村1000余名群众自主创业、脱贫奔康,新发展青脆李1800余亩,新发展养殖户60余户,实现本地务工就业110人。如今的天坪村,处处可见群众忙碌的身影,人人争先恐后,户户安居乐业,群众自力更生的脱贫新风扑面而来。

“三项管理”促实效

天坪村夜校教师、农技站职工周洪宇坦言:“我们现在上课也是‘压力山大’,你不选好群众喜欢听的内容、讲得孬,听课群众给你整个差评可是直接影响我们的评先选优、年度考核,还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不得不认真准备啊。

据了解,为提升办学实效,压紧压实各村支部办学主体责任,激励倒逼教师认真上课、学员积极参学,该镇探索建立学员评价考核教师、积分管理考核学员、星级评定考核办学单位“3项管理”考评办法,有效促进农民夜校培训常态常效。

自农民夜校开办以来,该镇评定包括天坪村农民夜校在内的五星级农民夜校4个,天坪村农民夜校积分兑换物资折合人民币5700余元,优先安排周中元、徐义昌等参学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的群众到脆李产业园务工,同时加大考核整改力度,调整群众评价不满意夜校教师3名,对工作开展不力、成效不好的陈治宣、姚三强两个村农民夜校校长进行了约谈,农民夜校做形式、走过场等现象得到全面改观,培训效果得到充分保障。(宣汉县委组织部 柒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