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古蔺县把办好、办活“农民夜校”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立足县情,推行“围炉夜校”,有效破解教学难题,成为大山深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
“围炉夜校”是古蔺县结合山区农民群众居住地分散、路途遥远,不易集中等实际,创新开展的农民夜校授课方式,采取就近原则,把相对邻近的农民集中起来围在炉边进行授课。将农民夜校课程送教到户、送教到人,做到农民夜校教学百分之百全覆盖。
“围炉”分队,送教上门。古蔺地处乌蒙山腹地,是国家级贫困县,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较多,在家留守农民平时农忙,加上居住分散,不易集中授课,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古蔺县组织成立“围炉夜校”小分队,走村入户,与偏远集中点农民群众围在炉边,唠家长里短,教农业技术、传文明新风。截至目前,累计送教近400余次,解决农民群众提出的农业技术问题350余个。
“围炉”内容,按需施教。按照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要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中农民需求,“围炉夜校”教师精选授课内容,开展丫杈猪、肉牛、猕猴桃、脆红李、甜橙、杨梅、水稻、玉米、养鸡、养牛、养羊等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培训,已经有100余户农民有发展产业的愿景,其中贫困户43户,得到农民群众的点赞。
“围炉”教学,突出实效。在培训方法上突出“活”,积极推行接地气的聊天式教学,改变以往老师讲台上讲,讲完交流少现象。老师与农民群众围在炉边“一对一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群众可现场“点菜”,教师现场“做菜”,手把手教学。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围炉夜校”教师还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采取现场讲解与亲自示范,全方位、多角度让农民充分弄懂学通,以便学以致用。截止目前,已采取一对一聊天式授课150余人次,群众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
(中共古蔺县委组织部 张静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