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4029894

德格县:四轮驱动 抓实基层党建工作

www.gcdr.gov.cn (2017-09-01) 来源:四川组工网

为切实提升基层党的建设水平,我县坚持把从严治党向基层有效延伸,立足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行动、基层组织评星晋级整顿提升、提升活动阵地服务功能、常态推进党员群众教育,四轮驱动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德格的执政基础,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

“十项工程”强基础,党建引领树导向

紧紧围绕“1616”发展战略,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发展、脱贫奔康的核心动力,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切实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带领致富、改善民生、反分维稳、脱贫攻坚等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启动了“善地德格党旗红”党建先锋工程。按照“一年示范打基础、二年深化出成效、三年全面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力争通过3年时间,深入实施“十大”党建先锋工程,实现全县乡村组织建设全覆盖,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实施“致富先锋”工程,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和党员扶贫计划,搭建“双赢平台”,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脱贫奔康。

实施“红旗先锋”工程和“感党恩、爱祖国、守法治、奔小康”群众宣传走廊工程,通过打造党建文化长廊、党建文化墙、宣传标语等。加强党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提升农牧民群众“心向党、感党恩、跟党走”意识和自觉。

实施“智慧党建”工程,建立智慧党建APP和微党建平台,并充分运用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站点、党政网视频系统,创新抓党员管理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实施基层党组织和农牧民(党员)户“十星创先”工程,将基层党组织、农牧民党员、群众进行星级管理,与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与群众惠民资金、惠民项目挂钩,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基层治理体系。

实施基层组织“运行标准化”、“基层阵地”提升和“四好村”创建工程,全面规范村级组织运行、发挥阵地堡垒作用、全面推进“四好村”建设。

实施“亮剑反腐”和“学习提升”工程,巩固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切实推动党建引领行动,巩固党在藏区的执政基础作为党建工作核心,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

“三个用力”抓提升,组织整顿治病根

以“固本强基”为核心,常态化推进基层组织评星晋级整顿提升活动和“村霸”整治行动。

一是用力抓重点。县委书记蹲点软乡、维稳重点乡镇抓整顿,组织部长抓问题重点村,实行挂牌蹲点,示范强推,调整充实“软乡”班子,为全县集中整顿提供了可参照的案例。

二是用力解难点。组织部长亲自带队进行蹲点调研和工作督导,把软乡弱村作为整顿直接指导的示范点,通过村村召开群众大会、村干部交心全覆盖、大规模的群众走访调查,摸清了问题,梳理了措施,制定了下步工作方案,形成了专题分析报告,为全县集中整顿提供了经验和方法。

三是用力治“村霸”。从相关部门、各乡镇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门排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渠道发现、收集、掌握“村霸”“蝇贪”的违法犯罪线索,对涉嫌“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干扰影响村“两委”运行等问题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全县共排查出2个涉及“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重点难点村。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建立健全来信、来访、电话、网络、举报箱举报平台,有效地畅通信访举报诉求渠道,广泛收集民意。另一方面出台了《德格县“村霸”监测惩治方案》,为常态化推进“村霸”及宗族家族势力监测整治提供了遵循依据,有效预防“村霸”及家族势力干扰村级组织运行,起到了“惩处一个,教育一群,整治一批,震慑一方”的效果。

“三大中心”筑堡垒,阵地建设拓功能

以“筑牢基础、规范打造、强化功能”为目标,着力规范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提升基层阵地功能,努力把村级党员群众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政治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中心。

一是改造提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最美藏房”为改建标准,把党员活动阵地作为藏区新居和新村建设的重点,多方联动,通过整合活动室、文化室、村幼儿园、村级组织运行保障经费资金和县财政配套建设资金用于“摘帽”村级活动阵地改建及规范性打造。在确保所有新建场所在230平方米的基础上,根据乡村经济状况和村组规模,适度扩大建筑面积,面积最高的达750平方米,完全可满足今后长远的发展需要。

二是提升服务功能。本着“统一管理、综合利用”的原则,积极拓展服务功能,每村配套办公设备采购资金6万元,着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政策教育中心、科技培训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民事调解中心,有效发挥了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村级服务代办点102个,规范办事流程,公示代办事项,设立民政、医保等4类窗口,仅6-8月就为民代办各类服务6300余件,为群众节约支出700万元左右,健全了村级为民服务代办机制,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做到小事村里办、大事不出乡。

“三大课堂”常态浇灌,构建党群教育体系

充分运用“‘农民夜校+’‘互联网+’‘跟班学习+’思维”,着力增强学习效果。

一是依托“农民夜校+”常态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重要作用,常态化推进“农民夜校”,采取“固定+特聘”的方式,建强专兼职师资队伍,从包乡单位、乡镇、乡村学校、乡卫生院中确定6名相对固定的专兼职教师同时,组织县级联系人、包乡单位负责人、乡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组干部和第一书记带头上讲台。今年,全县各贫困村开展理论宣讲、科技培训、示范教育256场次,惠及农牧民党员、群众13517人(次)。

二是依托“互联网+”灵活学。通过新型媒体平台,助推党员干部在家学、随时学、掌上学。建立德格微党建、掌上德格等微信公众号,选编党的政策、全县动态、惠民利民政策、党建工作等不同专题信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定期上传学习资料,形成了“互联网+资料库”的学习教育平台。

三是“跟班学习+”实践学。针对乡镇业务人员专项业务不熟悉的问题,我县建立了“三月旬跟班轮训学习机制”,以跟班实践学习替代常规教育培训,让干部在相关职能部门跟班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如,县委组织部以提升基层党委专职组织员党建业务能力为目的,每季度抽训6名组织员分别到县委党建办、直属机关党委、“两学一做”办跟班学习,满足了干部个人发展的需求,着力提高干部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中共德格县委组织部 王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