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区大林镇党委书记李献丰,带领全镇群众大力发展产业,短短3年时间,农户年均纯收入由过去不足3万元增加到6万元
田间的蔬菜翠绿鲜嫩,山间果树硕果累累,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干劲十足……
一走进顺庆区大林镇,记者就感到了无限生机。
李献丰2013年担任大林镇党委书记,短短三年时间,又在该镇五大产业的基础上,发展柠檬、猕猴桃、核桃、中药材、花卉、水产养殖、黑山羊繁育产业,农户年均纯收入翻了一番。
2006年,李献丰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在顺庆区一区级机关单位办公室,从普通的办事员干起。
2009年4月,李献丰被安排到李家镇上班,当时父母、妻子都持反对意见,但李献丰毅然决定下乡。“2002年结婚到我转业,中间过了4年的两地分居生活,儿子出生我也没在身边,所以我到乡镇上班,老婆有意见。”李献丰说。(记者 李奎 见习记者 刘旭 实习生 曹欣)
到乡镇上班,这是组织的决定,必须得服从。但是如何说服家人?李献丰决定,每天骑车回家。于是,每天他一大早就从市区出发,骑一个多小时摩托车到李家镇,晚上再骑车回家,每天来回差不多要3小时。渐渐地,妻子见丈夫工作辛苦,不仅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还以实际行动顾着家,也就从内心认同他。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3年,李献丰被调往顺庆区大林镇担任党委书记。到了大林镇,李献丰一刻也没闲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逐村走访困难群众。
经过走访,李献丰发现,大林镇特别困难的农户有10家左右,他们急需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石岭村62岁的赵焕清20多年前老公就因病去世,家中还有一个患病的女儿,整个家庭的重担就压在这个体弱多病的六旬妇女身上。因为没有啥收入,赵焕清一直住在破旧的土墙房里,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
2014年初,李献丰和其他镇干部研究决定,帮助贫困户先解决燃眉之急,改善生活环境。镇上统一修建农村廉租房,让每个村上的特困户居住。
2015年春节前,赵焕清和女儿搬进了镇上统一修建的廉租房。“李书记,我不是在哭,是太激动啊!我这辈子就这个愿望,党和政府都帮我完成了,以后一定通过自身努力争取早日脱贫!”搬家当天,赵焕清拉着李献丰的手,热泪盈眶地说。
搬进廉租房后,赵焕清养了30多只鸡,10多只鸭子,在李献丰的介绍下,还在镇上一家生猪养殖场上班,女儿也得到了政府的医疗救助,仅一年多时间,赵焕清就成了村里脱贫带头人。
在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的同时,李献丰又带领全镇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如今,全镇在原有蛋鸡、生猪、食用菌、竹鼠、蔬菜五大类产业基础上,新发展柠檬1800亩、猕猴桃640亩、核桃450亩、中药材220亩、花卉185亩、大闸蟹水产养殖400亩,以及3000头黑山羊繁育基地1个,农民产业园区从11个增加到19个,农户年均纯收入由过去不足3万元增加到了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