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以人才选拔为契机着力巩固人才高地
为了切实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激发全市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今年4月起,江油市按照“树立一批典型、激活全市人才队伍”的思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六届科技拔尖人才、第三届科技骨干人才和第二届新农村建设优秀人才推荐评选活动,掀起了“人才强市”新高潮,大力营造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宣传引导再加强,确保全市人人关注。从评选方案的制定到评审的各个环节,市级领导都靠前指挥、周密部署,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为切实保障活动的广泛性、参与性和实效性,活动开始前,市人才办先后深入绵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市蜀岭种养殖合作社、江油一中等10余个企事业单位,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各类人才、党员群众,发放意见征求表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归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组织实施。为了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市委、市政府在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市财政一次性拿出200万元建立了人才发展基金,每年还拿出28万元给每名人才每月发放100-300元不等的政府特殊津贴,并建立了10万元的“人才科研工作专项基金”。同时,全市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优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型宣传报道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人人知晓、人人重视的良好局面。
选拔范围再拓宽,确保基层纷纷参与。此次选拔较以往范围更加广泛,更加注重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品研发等方面实绩。并着力向工业、农业、教育、卫生、文化等一线科研人才、技术人才倾斜。推荐上来的人选均来自基层一线,囊括了在全市各行各业具有突出实绩、群众反响好、为江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的人才,其中既有独立取得十余项发明专利的企业高层次人才,又有在基层农科站所研制推广水稻制种增收技术的农业“土专家”;既有教学成绩斐然的教育工作者,又有医疗经验丰富的医疗卫生专家;既有文化造诣深厚的艺术家,又有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精英……据统计,本次参选的各类人才中,共有5人19次获得专利授权,其中1人单独获得13项专利;获得绵阳市级以上表彰31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6人,获得国家级表彰1人;并有10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或省级权威学术刊物发表。
推荐条件再严谨,确保选拔个个逗硬。为杜绝选拔过程中出现的人情味重、评选标准刚性化不够的现象,在借鉴往届人才推荐评选经验的基础上,市人才办对推荐条件、推荐要求等方面都做了更明确的规定,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主观因素。汇总申报资料后,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员的资格条件和申报科研学术成果的真实性、贡献值等方面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对于虚报或存疑的材料一律退回,对于缺乏佐证材料的事迹一律不予认可。经过反复酝酿,好中选优。最后从汇总的311名各类人才中,筛选出了49人参加科技人才评选,100人参加新农村建设人才评选。
操作程序再细化,确保评审步步规范。为了保证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市人才办邀请20余名各方专家及相关部门工作骨干,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议,对候选人开展了初评,对申报成果进行了逐一审核,在同类人才间进行了实绩横向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实名投票表决,并以得票多少为序进行排名,确定了10名科技拔尖、20名科技骨干及50名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初步人选;经充分征求四大班子领导及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意见,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淘汰了实绩排名靠后的7名科技人才,并将5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双带人才”纳入新农村建设优秀人才候选人。最终名单还将在《绵阳晚报》、江油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人才所在地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待市委常委会通过后,将隆重召开全市人才大会,对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公开表彰,对三类人才公开命名聘用,并将围绕三类人才即时启动“人才驱动”工程和“百业人才藏区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