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136708

雅安市汉源县各类人才全力投身抗震救灾第一线

www.gcdr.gov.cn (2008-06-27) 来源:

雅安市汉源县各类人才全力投身抗震救灾第一线

  “5…12”特大地震灾害,使黎州大地遭受重创。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巨大威胁时,汉源县8000多名各行各业的人才临危不惧、勇挑重担,始终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时代颂歌。
  尽显公仆本色,勇做抗震救灾的“主心骨”。地震来袭后的第一时间,汉源县委、政府迅速启动防震抗灾抢险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组建12个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县党员干部抗震救灾。200多名公安干警钻废墟、攀危墙、爬悬梯、刨瓦砾,穿梭在灾情最严重的老城区大街小巷,展开生死大营救。富林镇小学2000余名师生成功获救,富林初中因走廊断裂垮塌被困四楼的50名学生安全撤离,丁字街倒塌民房内的瘫痪老人被刨出……交通战线400多名干部职工,清除了12条交通干线的32万立方米塌方,抢修10座受损桥梁,并及时组织调度运力,为10余万受灾群众安全转移保障了道路通畅。
  坚守职业精神,勇当受灾群众的“守护神”。地震使县内152所中小学的46050名学生岌岌可危,2400多名教师挺身而出,组织学生迅速撤离,并组成45个心理辅导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县医院210名医务人员不顾住院大楼墙面开裂、楼顶坍塌的危险,疏散、转移1000多名伤病员。内科医师李华在地震时正在为一位75岁的老人透析回血,陪护的家属都已撤离,但她没放弃,在停电的情况下,凭着经验手工将回血程序完成并将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县第二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何建东、姜以贵等在余震中,连续为88名伤员成功实施手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1479人次,对城区公共场所、灾民安置点进行全面消毒,确保灾后无疫情发生。
  发挥一技之长,争当抗震救灾“排头兵”。地震袭来,汉源13.7万间房屋倒塌,154.15万间房屋受损,县城老城区成为一座“立体废墟”,近4万名受灾群众涌向新城区。县规划建设局的技术人员冒雨组织钢材、棚布等材料,为群众搭建起622间“安身之所”。100多名技术人员用3天时间完成了90%的危楼调查鉴定工作,排除险情1300多处,拆除危楼4幢。县交通局4名技术人员在省道213线寿江大桥连续奋战13小时,架桥33米,打通了通往汶川救援的“生命通道”。驾驶员协会、物流公司等自发组织20支应急运输队,将一批批救灾物资运至城区和乡镇安置点。
  献出一份爱心,甘当抗震救灾的“慈善家”。地震发生时,新落户汉源的泰昌水泥厂进场建设不到四天,董事长张渭波仍捐献了32万元现金和价值4万元的物资。地震造成锦泰、纳川公司损失逾2000万元,总经理何正国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向灾区捐款10万元,并组建一支30余人的矿山应急救护队,由县委、县政府统一调配使用。正处于搬迁复建中的汉源化工总厂总经理张德军,向受灾的父老乡亲捐款10万元。据统计,县内40名企业家共捐款212万元。
  施展个人才能,争做化险为夷的“土专家”。地震使汉源40个乡镇251个村损失惨重,21400多农户房屋被毁。泥瓦匠、砖木工等农村实用人才,迅速行动起来,排除险情11200余处,搭建临时过渡帐篷4000余间,成为活跃在黎州土地上排危抢险、重建家园的“土专家”队伍。九襄镇幸福村二组的刘国权,看到砖厂高达49.5米的烟囱顶部5米断裂落地,剩余部分多处裂缝,直接威胁着200多名村民及过往行人的安全。他立刻向村委反映,并在路的两端设立警示标志。由于外请爆破专家一时难以到达,县安监局的排危方案无法实施。陈国权经过深思熟虑,自拟排险方案,得到镇党委、政府批准后,组织20多名村民经过一整天的艰苦拆除,将烟囱一节一节卸下,彻底解除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