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的选择
——崇州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抗震救灾纪实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崇州市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冲在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代优秀人才献身、负责、求实的风采,彰显了在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危难之处显身手的品质,谱写了抗震救灾的一曲曲赞歌!
那一刻,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5月12日14时28分,怀远镇中学英语教师吴忠洪正在四楼给初一五班的学生上课。突然间,教学楼剧烈晃动起来,孩子们吓得尖叫。“同学们,不要慌,赶紧下楼!”吴老师急切而有力地挥着双手,示意大家赶快跑,并随同学们通过楼梯紧急向下撤离疏散。
跑到三楼时,忽然听到有学生喊:“教室里还有两个同学!”吴老师又迅速转身往回跑,去寻找那两名学生。就在他返回四楼时,楼突然塌了,伴随着震耳的巨响和漫天的灰尘,他瞬间被埋进了废墟。而其他绝大部分学生则已跑到一楼得以获救。当救援人员从残垣断壁中找到吴忠洪时,他已经永远闭上了双眼。校长高列哽咽着说:“吴老师是我校优秀的专业人才,他的这种精神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一贯关爱学生的自然举动。”
穿越生死线
竹根村位于鸡冠山中部,与汶川一山相连,聚居着1000多村民。地震后,交通阻断,通往村里的唯一通道便是鞍子河电站长4公里多的一条引水涵洞。得知竹根村群众受困的消息后,崇州市锦江乡公立卫生院医生杨戒骄主动请缨,带领急救应急队迅速奔赴鸡冠山。
应急队抵达涵洞时,已是5月13日下午4时许。杨戒骄和队员们纷纷跳进涵洞里,水齐胸冲过,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年久失修的洞壁被震裂了缝,水泥沙块不停掉下来,涵洞有坍塌的危险!顾不了这些,他们冒险前行,于晚6时许穿过冰冷的涵洞,到达竹根村。顾不上有些抽搐的双腿,他立刻和队员们投入到伤病员的抢救中。
岩峰村是崇州最僻远的行政村,位于鸡冠山深处,受灾更为严重。5月14日早晨6时,完成竹根村的抢救工作后,杨戒骄和同伴们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冒着飞石,穿越泥石流地带,前往岩峰村开展抢救。
震不跨的手术台
地震袭来时,崇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正在进行两台手术。因手术室在五楼,房屋晃动特别厉害,在场的医护人员很快意识到是地震。在短暂的惊恐之后,护士长韩燕大喊:“不着急,保护好病员,把手术床移开点,不要让无影灯掉下来砸到病人!”大家迅速镇静下来,全力保护病人。副主任医师孙根喜拉着手术台上老大爷的手说:“您别紧张,我们不会离开您的。”外科三病区的主任杨志明也急忙赶到手术室增援,一起在这特殊的时刻完成手术。
手术完成后,正当医务人员准备撤离时,急诊科送来一位因地震受伤需立即手术的学生。副院长陈开全、外科一病区主任游红勇、医师施文武、麻醉医师罗小刚及张涵等医护人员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又立即投入紧张的抢救中。
六条命换千条命
5月12日下午5时,一个人惊人的消息传到崇州市水务局:鸡冠山乡河道中的水越来越少!局长张年福凭着多年工作经验,随即判断上游已形成堰塞湖。而这个时节暴雨随时会来,情况危急,时间就是生命。他当即挑选了5名技术人员组成抢险队,前往排险。山区公路已被山体塌方拦住,只能在巨石、断木和荆棘之间穿行。抢险队员个个浑身被划一道道伤痕,再往后就成了泥人。凌晨,大雨落下,余震也来了几回,有几次滚落的石头差一点点就砸到了头上。
历经9个小时,13日凌晨2时,抢险队终于爬到了火石沟塌方地段,只见河道左边的山断了一个山头,碎石在河谷中形成了一个50米高的“大坝”、百亩宽的“悬湖”,并已有水溢出来,“大坝”随时可能被积水冲垮!为在最短时间内排除险情,6人不顾生命危险,就地取材,用倒下的树木不断撞击坝体最薄弱处,3小时后终将“大坝”撞出缺口,悬湖水安全泄出,下游几个乡镇、上千人命保住了!之后,凭着张年福记忆中的地形情况,崇州市又成功解救出近千名被困群众和外地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