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187327

宣汉县创新“三十六计”精准扶贫

www.gcdr.gov.cn (2018-09-30) 来源:四川组工网

宣汉县脱贫攻坚任务重,扶贫压力大,全县贫困村第一书记结合村情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和脱贫致富模式,以脱贫成效实绩,编撰《第一书记富村三十六计》,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路径。“三十六计”主要是指用来帮助贫困户和贫困村脱贫致富的36种路径和办法,包括农房无息按揭、以购代捐、养殖托管、农旅结合、精准扶贫小组团、电商扶贫等。

为贫困村代言助力脱贫奔康。峰城镇仁义村第一书记积极发动种养大户成立金丰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有效抓住“我为贫困村代言”行动的契机,开通微信公众号和淘宝企业店铺,利用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宣传推介销售“山中耕读”牌桃花米,有效提升了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已销售宣汉桃花米3万余斤,实现销售收入超20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达2000元。

“抱团取暖”走出脱贫新路子。石铁乡斜水村第一书记创新“精准扶贫小组团”模式,采取“三自三同”的方法,即团队自建、团长自选、团员自主;发展同商、风险同担、成果同享;构建“三级立体”的管理架构,行成了村支部抓指导团、指导团抓团长、团长抓贫困户的管理链条。全村发动贫困户建成中药材、养猪、养牛、养蜂等4个各具发展特色的种养殖核心小组团。通过“精准扶贫小组团”,有效地促进了贫困户脱贫增收,团长年产效益达1.5万元以上、团员效益达3500元以上。

“农房按揭”让群众安居乐业。茶河镇圣水村第一书记针对部分群众居住偏远、房屋破旧等问题,创新实施“农房无息按揭”,让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农户参与房屋建设,并根据技术含量和劳动强度,每天获得60—110元不等的薪酬直接计入房款。专业合作社按照田600元/亩、地400元/亩、荒坡120元/亩的价格,集中连片流转土地3000余亩。同时,专合社常年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贫困户每天工作可得到100元左右的薪酬。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分红和劳务收入逐年支付余下的建房款(无利息)。目前,圣水村已建成特色民居住房75栋,完成旧村落改造提升258户,贫困群众的住居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

“借牛养牛”致富有新路。“借牛养牛”,即养殖大户与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业主签订协议,将能繁母牛借给示范项目业主,母牛产仔后归还养殖大户,小牛卖出的收益按示范项目业主和养殖大户8:2分配。或将小牛借给示范项目业主,饲养出栏后,扣除小牛成本,获得收益按示范项目业主和养殖大户8:2分配。同时,由大户负责免费提供养殖技术、防病治病、出栏销售等服务。塔河镇号楼村已有63户贫困户与养殖大户达成“借养”协议,借出牛76头。预计户均可增收3000元。

“养殖托管”托出致富新天地。毛坝镇天坪村第一书记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结合贫困群众缺资金、缺技术的实际情况,创新实践“养殖托管”模式,贫困党员将自家的牛、羊交给托养站,实行统一饲养、统一购买保险、统一防疫、统一销售。贫困群众与托养站业主签订协议,共同协商销售价格,所得利润五五分成。该村52户贫困户与托养站签订经营协议,当上“跷脚老板”,户均增收2000元。

“以购代捐”解困扶志。隘口乡金银村第一书记创新开展“远山结亲·爱心认购”活动,建立金银村爱心认购QQ群和微信群,广泛宣传活动信息,鼓励参加活动的市民与贫困户签订爱心认购协议,结成“亲戚”,定期或不定期认购贫困户的土特产。该村75户贫困户,每户都有到了城里“亲戚”,已开展大型认购活动3期,现场认购或代购农产品达3.5万元,通过协议预订农产品价值近10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300余元。

“旅游+扶贫”促进农民致富。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第一书记紧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和发展全域旅游战略,依托巴山大峡谷旅游开发项目,大力推进“农旅一体化”乡村旅游进程,充分发掘当地旅游卖点,全面提升旅游配套服务质量,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目前,已成功打造川东第一个土家新寨,建成土家特色民居32套,带动28户贫困户户均收入增长达500元。

“土地托管”趟出致富新路。胡家镇黄花村第一书记立足村情实际,采用“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土地托管模式,农户可采取将土地全托或半托方式给承包者,承包者每年按时支付土地流转费给农户,托管到期后土地农作物经营管理权归农户所有。黄花村土地托管规模已近2000亩,规模种植芦笋500多亩、田坎黄花300亩、优质稻1000亩,农户每亩平均增收800多元。

“双代双借”突破发展瓶颈。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第一书记针对大多数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的实际,创新实践“双代双借”脱贫致富模式,代种药材、代养“三黑”(巴山黑猪、巴山黑羊、巴山黑鸡)、借鸡还蛋、借会脱贫,努力突破发展制约瓶颈,助力群众脱贫攻坚。贫困户负责提供土地和劳动力,为协会、专合社代种中药材,代养“三黑”;协会、专合社负责垫资购买种子、种苗、“三黑”幼崽等生产物资,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同贫困户签到订单合同,按保护价收购中药材和“三黑”目前,已成立巴山黑鸡养殖互助协会和华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带动贫困户有效扩大了养殖规模。2016年,该养殖场出栏“巴山黑鸡”10000余只,带动贫困户100余户,人均增收600余元。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施策”。通过创新脱贫模式,使扶贫效果最大化,确保扶贫政策真正惠及贫困群众。目前,《第一书记富村三十六计》为全县贫困村第一书记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的模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共宣汉县委组织部谭光海、严云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