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146719

卓嘎、央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

www.gcdr.gov.cn (2018-10-23) 来源:共产党员网

卓嘎、央宗姐妹成长生活的隆子县玉麦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仅有父亲桑杰曲巴和卓嘎、央宗姐妹一户人家,被外界称作“三人乡”。她们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影响和带领下,始终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坚定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祖国的领土,谱写了爱国守边的动人故事和时代赞歌。

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高度评价她们父女两代接力为国守边的行为,感谢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勉励广大农牧民群众扎根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央宗,今年57岁,一直在这里放牧守边。父亲是第一代守边人,生在这里,在这里过世。央宗姐妹俩是第二代守边人,她们的孩子是第三代守边人。

从15岁开始,央宗就跟着父亲放牧守边。当时家里有一百多头牦牛,只有三个人,今天在这个山头放牧,明天在那个山头放牧。父亲经常对她们说,那边是印度,这边是中国。父亲交代姐妹俩,要特别留意有没有生人活动的痕迹。

爸爸就教育姐妹俩,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我们的国家叫中国。

有一次爸爸买了各种布料,拿到家里来缝,当时两姐妹年龄小,以为是给她们做衣服用的。结果父亲缝了个国旗,说这是中国国旗,巡边时要挂出去。

爸爸缝的国旗是玉麦第一面国旗,之前央宗没有见过国旗是什么样子,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国旗,爸爸把缝制的国旗挂在巡边的山头上,还有村里那棵高大的松树上。

2017年,央宗、卓嘎姐妹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封信。

写信的内容主要提了父亲为国家做的贡献,他的守边情怀和守边事迹,还有姐妹俩向父亲学习守边的精神。

住在这里交通不便,条件不好,连火柴盒盐巴用完了都没地方买,就这样别人都搬走了,只剩下他们一家三口。

姐妹俩曾经埋怨父亲说:“人家都走了,为什么我们还要留在这里?”

父亲对她们说:“祖国的一草一木,巴掌大的地都不能让别人抢占去,我们还要养更多的牦牛,去守护我们的国土。就像战士一样,别人来了,看到牦牛,就知道这块地有主人了。”

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给央宗姐妹回信。

回信是用汉语写的,乡党委书记念完以后,又用藏语翻译给姐妹俩听。当时阳光明媚,她们心里一下子觉得暖暖的。

收到习总书记回信的时候,央宗的儿子刚好毕业。当时组织问央宗有什么要求的时候,她说年龄大了,希望儿子回到身边,继续守边放牧。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