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3月12日上午,雨后的内江空气清新,花萼村湿地公园内有不少人散步。“这里春节前正式开放,加上沱江水质不断改善,成了大家休闲娱乐的热门场所。”市民任刚高兴地告诉记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接下来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话题,引来代表委员们热议。□本报记者殷鹏钟振宇邵明亮
A
治水
探索“断面长制”
跨省推广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沱江穿城而过,内江因水而兴。饮用水水源严重依赖沱江,水资源短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环境承载能力逼近红线。为保护母亲河,2016年11月29日,内江市委七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打响沱江流域综合治理保卫战。
一年多来,沱江流域内江段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17年,沱江老母滩断面全年稳定保持IV类水质,其中6个月水质达到Ⅲ类。全市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比例保持在100%。
沱江沿岸各市水污染治理皆有明显成效。但在全国人大代表、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看来,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务仍然艰巨。他建议,探索建立沱江流域7市24个国省考核断面“断面长制”,确保每一个断面和每个小流域都有“断面长”负责值守,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于会文表示,治水还需治标治本两手抓——治标,要做好顶层设计、科技支撑、执法监管三件事;治本,要压实各地政府环保责任,建立起治水长效机制。
“希望尽快在长江经济带实施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来自阿坝州的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提出,四川省内已在试点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效果很好,希望能在跨省域范围推广。还要发挥好市场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将关注目光投向了产业布局,建议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长江流域开发管控机制,流域各省(市)要切实落实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着眼长远科学编制产业规划。
B
治霾
加快能源结构改革
开展环境信用评价
去年,成都平原大气治理被列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最终实现大气质量主要考核指标“两降一升”——PM10和PM2.5平均浓度“双降”,优良天数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越来越多市民乐于在微信朋友圈晒蓝天白云图。
不过,鉴于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和不利气象条件,成都平原等地区冬季重污染天气依然不时来扰。难题如何破?
于会文给出建议:加快能源结构改革,促进大气质量改善。从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解决清洁能源消纳、细化“煤改气”“煤改电”配套政策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发展布局和建设时序,健全电力跨省统筹调度机制等,从而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减少大气污染物的累积。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斌平告诉记者,目前成都平原地区的区域性污染呈现出同质化态势,以成都为代表的多个城市已由传统的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过渡,污染物主要为PM2.5和臭氧。“只有通过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严抓共管,一把尺子,共同减排,全面大幅降低区域内污染物浓度,才能避免污染物传输、叠加而导致严重的区域性污染。”成都平原地区8市应针对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区域会商机制,城区及城市近郊区禁止新建、扩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
目前全国近一半的省份还未正式开展环境信用评价,大多数已开展的省份评价范围仅限于国控重点企业。于会文建议,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让环保“失信”企业寸步难行。“扩大参评范围,建设贯通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的‘企业环境信用动态管理系统’,落实多部门联合奖惩机制,充分运用信用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