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天府新区兴隆湖畔优美的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 郝飞 摄
□本报记者 张立东 李丹 袁婧 王成栋
“马上就过年了,巡山更不能马虎,防火防盗猎,身上的责任大。”2月11日清晨,甘孜州稻城县巨龙乡谷都村,气温零下7℃。吃过早饭,背上口粮,54岁的生态护林员娘拥上山了。
当护林员几十年,村里6000多公顷的林区每一处都留下娘拥的足迹。娘拥语气坚定,“守好这片林子,就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贝。”
跨过雄伟的央迈勇雪山,同一时间,300公里外的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气温高了10℃以上。
年味渐浓,游客日多。起床后,洼夸古村落村民二车玛先检查了纺机,她用这台纺机现场演示的花腰带手工技艺,已是摩梭古村落的一景。检查完后,二车玛开始洗漱,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网,流到污水处理厂,没有直排泸沽湖。“守住这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自然就来了。”看着不远处的泸沽湖,她的眼神中满是眷恋。
透过这份守护之心与眷恋之情,就能更好理解,在不久前公布的《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中,四川的生态保护指数为何能排名全国第三。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中组部联合确定的生态保护指数考核评定指标共分为10项,涉及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新增矿山恢复治理等,四川均得高分。
这份守护之心与眷恋之情,来自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的深刻认同和坚定实践,凝聚起呵护绿水青山的四川力量,成为美丽四川画卷中最精彩的着色。
迈步新时代,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为统揽,攻顽疾、克难题,锁定天蓝、地绿、水清的奋斗目标,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坚守使命
把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守护好传承好,事关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维系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是9100万巴蜀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2月初,位于沱江上游的毗河斑竹园段启动重点区域水环境污染调查,全面分析区域内34公里的水环境质量现状,并提出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
开年就是决战的姿态。2017年12月的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鲜明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持续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这是使命在肩的历史重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更进一步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阶段目标中对生态文明的要求,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把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守护好传承好,事关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维系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是9100万巴蜀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是绿色发展的时代召唤。几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201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3.6万亿元,加速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绿色发展是应有之义。
这是顺应民意的必然选择。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提升,对环境的要求也在增长。当下,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放眼巴山蜀水,生态战役激战正酣,加快建设美丽四川步伐铿锵有力。
从去年开始,“千河之省”四川开始实行河长制,省内所有河流全覆盖。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上岗,负责河湖管护。今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升级,年底前将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制,落实湖泊水环境、水生态属地管理责任。
去年,我省下大力气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好转,PM10、PM2.5年均浓度双下降,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82.2%,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地表水水质优良水体比例达78.2%,提高5.8个百分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积极推进。今年,继续向三大污染同时宣战,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又集中开工251个污染治理项目。
成大事者,久久为功。沿着一条清晰的时间线,我们看到,绿色,装点着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也装点着中国梦四川篇章。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要求四川一定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方美丽的土地,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2013年5月,“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省推开,“美丽”是梦想的主色调之一。
2016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着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
2017年5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美丽”被放在首位: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
使命呼唤担当。四川将继续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减法”,全面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坚持改革法治“两手抓”,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魄,绘就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四川新画卷。
善谋善为
以改革为抓手推陈出新,把生态文明建设引向制度化、法治化和市场化的轨道,统筹推进生态、生活和生产三大转变,形成全省绿色发展新格局
“这个冬天的空气质量比往年好了很多。”2月10日,在天府新区生活工作的邓丽和家人享受着周末散步的惬意。在她分享的朋友圈中,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成都兴隆湖静谧美丽。
邓丽朋友圈里的点赞、好评,印证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带给群众的获得感。
大事要事,善谋善为,蓝图绘就,四川路径明晰。
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制,四川再下目标书:将在今年底前,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湖长制是河长制的重要补充,做到了水域管护的无死角。”省水利厅负责人表示。
从河长制到湖长制,正是四川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给出的响亮回答:以改革为抓手,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不断推陈出新,把生态文明建设引向制度化、法治化和市场化的轨道,“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制度化,压实政府责任——2014年,省委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明确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生态文明理念的倡导者、生态文明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2014年,率先开展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试点;2016年,全面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确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2017年,明确党政双责,全面推进实施河长制……
法治化,法治护航生态——2015年3月,《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实施,结束了我省野生植物保护“重动物,轻植物”的历史;2015年,《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增加刑事处罚条款,结束打击非法采砂“只能罚款”的尴尬局面;2015年,《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实施,在地方层面上,首次明确了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治理责任与奖惩机制……一部部地方法规的出炉,护航四川生态环境治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21个市州生态检察专门机构全部建立、环保法官全部就位,环保执法、环保司法更为专业。
市场化,用好市场手段——2014年四川启动市场化治沙试点,允许市场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2016年,《四川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印发;资源有偿使用及生态补偿制度确立;2017年,乡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推向纵深。
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五年来,四川始终谋略在心中,践行在路上。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生根发芽——四川着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在全国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率先取消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和生态脆弱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GDP考核、率先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
绿色生活方式渗透百姓生活——培育生态文化,开展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倡导、践行、示范绿色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家园。仅以垃圾分类为例,实施不到一年,成都全市垃圾分类覆盖面超过53万户,生活垃圾简单处理率骤减。
节能低碳生产方式加速形成——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全省重点发力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化解钢铁过剩产能872万吨,关停小煤矿753处、削减产能7129万吨……新旧动能加速切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统筹推进生态、生活和生产三大转变,全省绿色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
动真碰硬
聚焦重点,补齐短板,做好绿色“加法”和污染“减法”,坚决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
一年之间,清澈的龙溪河再次回到沐川县底堡乡。去年6月起,伴随着一声令下,三个月不到,沐川县境内的1247户小造纸厂全部关闭。沿龙溪河数十个排污口,就此封闭。
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突出环境问题面前,四川给出有力回应。省委明确:坚决啃下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硬骨头”,一手做绿色“加法”和污染“减法”,全力遏制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一手凝聚社会共识,进而转化为人人参与的全民战争。
啃“硬骨头”,吹响治理“冲锋号”。2016年,《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剑指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去年,面对省级环保督察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清单,四川明确“绝对不允许做样子,绝对不允许做表面文章,更不允许弄虚作假”;仅2016-2017年省级环保督察期间,全省已对232人追责问责……一次次亮剑,彰显坚定决心。
啃“硬骨头”,打响重点“攻坚战”。2016年起,先后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森林草原湿地重点县和四大森林城市群建设,直指城乡生态供给不平衡和局部地区生态恶化。2016年,首批432个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42亿元。去年底,第二批重大项目上马,总投资增至737亿元……力度之大,强度之高,前所未有。
啃“硬骨头”,巧用考核“指挥棒”。2014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领导干部离任生态环境审计,随后全省铺开;环保指标在地方政府考核权重不断攀升,至去年已达13%,比2013年增加5个百分点;去年,把森林防火和生态资源管护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范畴……层层加码,不断把压力传递到最基层。
啃“硬骨头”,设立环境“防火墙”。2014年起,完成环评规划已成工业园开建的前置要件,严禁“未批先建”;2015年全面整顿环评机构,清理“红顶中介”;2016年,4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市、区)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一票否决”……把关严,门槛高,彻底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建设生态文明,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全民参与,从直面问题开始,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
看知情权。2016年起,连续两年,成都市政府邀请网民共商蓝天保卫大计;去年,省环保厅厅长邀请19名网友座谈,“拒绝套路,啥都能问”;中央环保督察组入川和省级环保督察期间,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明确保护举报人权利……交流与互动中,共绘美丽图景。
看监督权。针对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实施动态管理,落实整改和追责机制,限时销号;环保督察进驻时间结束后,“12369”环保热线仍然开通,对于问题,依然限时核查、限时整改。这些举报热线,将会永久保留……面对问题,用行动说话,已成四川生态环境治理的铁规。
全民参与,从细微处做起,从社会各界做起。去年开始,在川内各城市,共享单车和垃圾分类快速推进。引入不到半年时间,成都便拥有50万辆共享单车,注册用户460万人,累计服务超过1亿人次,近期日均骑行超过300万人次。骑行族中,有政府官员,有普通民众;从去年开始,只要空气污染警报发出,即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已是成都惯例……如今,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已成为大家的行动自觉。
新征程上再出发,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四川,推动四川发展不断迈向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