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251646

乡村规划师:只为农村作“嫁衣”

www.gcdr.gov.cn (2016-12-05) 来源:四川日报

成都全国首创乡村规划师制度进入第7个年头——

□本报记者 吴晓彤 陈碧红

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辞职返蓉,35岁的文晓枫选择了一份在朋友看来“性价比不太高”的新工作——成都乡村规划师。

在成都,这个职业并不新鲜:为解决广大农村对规划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2010年,成都就在全国首创乡村规划师制度,向全市乡镇派驻乡村规划师,为乡镇发展定位、整体布局等提建议,代表乡镇政府组织编制乡村规划,对乡镇建设项目进行规划技术把关。

但对文晓枫来说,这个选择却出人意料:不仅年薪从30万元锐减到10万元,还需要常年驻扎乡镇,从一位城市白领变为天天奔走在乡间的“泥腿子”……

做出类似选择的不止她一人。在今年11月公布的成都第七批乡村规划师名单中,不乏高学历和高收入人才。遴选过程也竞争激烈,25个席位引来百余人争夺。

回顾过去6年多来竞相上岗的200多名规划师,无不在专业领域实力雄厚,为成都打造了一批又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样板。

他们为何弃高就低?进退之间,这些规划师又给成都乡村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1

规划人才落地乡镇第一件事就是“找茬”

张睿算是成都乡村规划师中的“老资格”。2013年,他辞去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工作,应聘成为第三批乡村规划师,被分配到邛崃市冉义镇,全身心投入到乡村规划师的工作中。“作为‘政府雇员’,我们要做的就是‘扮美’新农村。”在他的理解中,乡村规划师就是要因地制宜,对乡镇发展制定科学有序的规划。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张睿发现这个工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以前在设计院工作,张睿更多时候是在办公室画图。但乡村规划师不同,基本上天天要和施工方“纠缠”在一起。他入职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参与邛崃冉义镇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在五六个工地间来回跑,不仅要现场抱着设计图纸和施工方一一核对,还得和水务、电力、国土等单位反复协调与项目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让规划起到实效,有时还不得不拉下脸,与当地干部“唱反调”。在新村一期主体工程实施前,张睿发现原方案没有较为集中的公共空间,而原设计的商业面积过大,且缺少公共停车场。他和当地规划、国土等部门反复协商,最终决定修改方案,取消部分商业用地,增修带状绿地和公共停车场,为村民提供休憩空间。“尽管在争论的过程中有些不愉快,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很好,也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张睿开玩笑说,在乡镇摸爬滚打那么久,学会“找茬”是必须练就的一项本领。

据介绍,该制度仅实施第一年,就对300多项各类乡村规划方案、550多项乡镇建设项目方案进行了初审把关,及时对规划实施的不足进行纠正。

2

从“单项能手”变“十项全能”实战锤炼经典之作

文晓枫没想到,自己刚刚才当上乡村规划师一周时间,就和同事把简阳30多个贫困村跑个遍,辛苦程度远超预期。

同样超过预期的还有工作压力:要尽快熟悉简阳的扶贫情况,到各乡镇督促项目进度、监督实施过程……在实战面前,仅凭过硬的专业技术,似乎还不足以应付基层的复杂情况。

今年43岁的罗素是2011年成都选拔的第一批乡村规划师,在大邑斜源镇驻点已有数年。在此之前,她曾是四川一家建筑设计院的老总,拥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资质。文晓枫遭遇的尴尬,她一度颇有同感。“由于对农村缺乏深入认识,以前做出来的图纸往往和现实脱钩,要么遭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否定,要么图纸拿到现场一比对才发现难以实施。”罗素认为,乡村规划有别于以往的工作方式,不仅需要控制建筑形态,更关键的是要综合考虑农村地理条件、群众意见、科学规划理念等因素。

从“纯做技术活的”,转变为对乡镇各方面情况都十分熟悉的“十项全能”,罗素逐渐“得心应手”。她的到来,也得到了斜源镇副镇长陈开浒的高度认可。在他看来,农村缺乏建设人才,不仅难以与技术人才沟通,施工过程也没法监督。过去修房盖楼大多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修出来的建筑要么不合格,要么太难看。“罗素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就连乡镇上的发展思路、具体项目的规模进度等,她都能给我们出谋划策。”

几年间,像斜源这样充分融入“产村相融”“小组微生”等理念的新型镇村,在成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不乏经典:郫县三道堰青杠树村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大邑苏家镇香林村、邛崃高河镇等成为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示范亮点。这些镇与村的背后,无不凝聚着乡村规划师的心血。

数据统计显示,自成都乡村规划师制度启动以来,全市共收到规划意见建议书1052份,组织编制规划454项,参与审查建设项目897项,参与指导项目实施1321项,在塑造了一批符合新理念和新要求,可复制、有特色、能持续乡村规划项目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乱占耕地、遏制违法建设和重复建设等现象。

3

乡间沃土能否留住更多人才?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公开招募的条件显示,应聘乡村规划师,需有城市规划、建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同时具有注册规划师或建筑师执业资格,或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经历5年以上。而从目前在任的乡村规划师来看,人员结构已经达到“高配”——30%都具有研究生学历。

但乡村规划师同样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梳理发现,自2010年以来,成都共招募了7批200多名乡村规划师,目前留下的人已不到一半。“只能说,每个人进来的初衷都有所不同,而乡村规划师的制度也有需改善的地方。”作为首批乡村规划师,去年,张春结束邛崃市乡村规划师的聘用后,成为了邛崃市规划局的副总规划师。但这样的情况在整个乡村规划师队伍中毕竟是少数。

成都市规划局副局长张佳表示,为深入推进乡村规划师长效机制建设,成都已建立了专项经费保障机制,由市县两级财政在每年计划中安排专项资金。同时,全市每年都将招聘新一批规划师,作为人才队伍的补充和更新。“为减少乡村规划师期满后的后顾之忧,我们也在逐步考虑让他们进入区县规划局事业编制。”

据悉,在探索建立人才保障平台方面,成都还将尝试打破地域、隶属和体制限制,从优化乡村规划师结构入手,建立健全人才评定制度、完善人事编制等,建立规范的乡村规划人才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