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255693

“纯”国有变“混合”所有的魔力

www.gcdr.gov.cn (2016-10-14) 来源:四川日报

西南交大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探索产权改革2.0时代

10月13日上午10点,成都新华宾馆二楼二会议室外阳台上,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和西南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康凯宁聚在了一起。

几米远的会场内,全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交流会还在继续。会场外,一场关于职务科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谈话刚刚开始。激动处,两个男人紧紧握手:“推广开来,四川也许将开创中国产权改革2.0时代。”

是什么让两人如此激动?

□本报记者 梁现瑞

推进之喜:超过120项职务发明专利完成分割确权,7家高科技公司成立

“迄今为止,我们已有120项职务发明专利完成分割确权,成立了7家高科技公司。”交流会上,第六个发言的康凯宁带来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相比之下,2010年到2012年3年间,西南交大全校只有7项改革专利得到转化。

变化背后,是一项肇始于西南交大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

今年1月,西南交大出台专利管理规定,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将以前职务科技成果“纯”国有,变为国家(学校)、集体(团队)和个人“混合”所有;二是将转化后的股权奖励,变为转化前的产权激励。通过“先确权,后转化”,从源头上激发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内在动力。有媒体将这项改革比喻为西南交大的“小岗村试验”。

科技成果转化难被认为是“世纪难题”。2013年,教育部委托进行的研究表明,全国高校专利许可、转让率不到有效专利的1%。

未来之盼:让“小岗村”经验尽快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时间紧张,要尽快行动。”会场上,康凯宁声音高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要力争通过3年努力,在市场公平竞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改革突破。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一年,接下来的任务将异常繁重。

为此,康凯宁建议,要尽快在12所省属高校和两所部属高校中启动职务科技成果所有制改革试点。同时,他还建议,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推进《专利法》的修改,为职务科技成果所有制改革扫清障碍。

据悉,在此之前,2015年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虽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三权改革”,并孕育用“市场议价+内部公示”的方法确定科技成果价格。新法生效一年多来,大部分高等院校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科技成果转化热潮,背后的原因在于这部新法没有触及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这个核心问题,导致了法律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为此,康凯宁建议通过《专利法》的修改来推动这项工作。尤其是先行《专利法》第六条关于“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的表述。

期待推进的还有很多。康凯宁透露,目前,制约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因素还有,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估体系,以及相应的税收政策的配套,比如可降解的血管支架,如果估值1亿元,教授团队有70%的股权,也就是7000万元。这部分钱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以后入股呢,还是可以直接拿来入股?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部门之声:将尽快与其联系,启动调研

康凯宁的话音刚落,许州带头鼓掌,会场顿时热闹起来。

随后,许州随即把康凯宁拉到会场外的阳台上,深入交谈起来,其中,两人关于在岗创业等多个想法高度契合。

激动的不只是许州。两人交谈期间,绵阳市副市长孙福全也从会场出来,对康凯宁的发言表示支持。随后,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找到康凯宁表示,会后将联系人大代表到学校调研,如果有必要,可在明年全国“两会”前形成议案,提交给全国人大。

而在这之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这项改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还邀请西南交大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培训会议上进行了汇报,随后派人到学校进行调研。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政策法规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南交大尚未与他们进行正式沟通,而关于《专利法》第六条的相关内容,目前各方争议比较大,未来是否修改、如何修改,尚需要国家层面广泛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