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256171

刺笆竹变成“摇钱树” 徐家村走上脱贫路

www.gcdr.gov.cn (2016-10-13) 来源:四川日报

□周代庆 本报记者 游飞

打竹笋、剥竹笋、煮熟、捆扎、出售……9月29日,从早上8点出门打竹笋,到将竹笋销售到商贩手中,时间已是21点。

怀揣刚从商贩手中接过的500多元钱,雅安市天全县大坪乡徐家村村民杨明淑感到沉甸甸的喜悦。“5元/公斤,今天打了100多公斤,我一个人就收入了500多元。”杨明淑说。

徐家村,天全县36个贫困村之一。近年来,该村利用刺笆竹与传统产业生姜互补,全村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村民靠刺笆竹“这道菜”逐渐走上脱贫奔康之路。

产业互补 荒山种上刺笆竹

沿着刚硬化的通组公路前行,一片一片的生姜地被长势喜人的刺笆竹包围起来,发黄的生姜叶和绿葱葱的刺笆竹混在一起,与公路、民居一起形成了一道徐家村独有的田园美景。“通组公路修通之后,全村村民发展刺笆竹的积极性非常高,今年8组村民陈树明一人就发展了近20亩,全村刺笆竹产业发展非常迅猛。”徐家村第一书记罗明芳介绍,在徐家村,野生刺笆竹到处都有,刺笆竹成为全村脱贫致富产业。

在徐家村,种植传统农作物延续了几十年,将野生刺笆竹变成产业,对于徐家村人来说之前想都没有想过。

之前,生姜是徐家村主导产业,生姜产量、价格高低全靠天气和市场来决定,姜农经济收入非常不稳定。“今年生姜价格就不稳,如果一个村仅靠单一产业脱贫致富,很不利于其发展。”罗明芳说,徐家村发展刺笆竹产业,不仅将许多荒地、山坡利用起来,更重要的是全村经济发展形成了互补。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徐家村刺笆竹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0公顷,投产40余公顷。“现在价格还不算高,再等几天价格会涨到6元/公斤,去年最高卖到了8元/公斤。”大坪乡党委书记王志勋介绍。

竹笋丰收 村民腰包鼓起来

从9月下旬开始,每天清晨行走在徐家村,随处可见上山打竹笋的村民。“每天产量近5000公斤,今年徐家村刺笆竹竹笋又丰收了。”王志勋说。

以前,徐家村交通不便,全村竹子必须拉到始阳镇或多功乡才能变成钱,砍竹子卖,一天最多只能挣100元。“满山竹子没法变成钱,村民宁愿选择打零工,也不愿在家务农。”罗明芳介绍,脱贫攻坚开始之前,徐家村8组村民只剩下不到20个村民常住。

村民大量外流,肥沃的土地慢慢荒芜。“种植刺笆竹成本低,不浇水、不施肥、不除草,每年每亩最少可以采摘750公斤竹笋。”罗明芳说,徐家村无论气候还是土壤都适合发展刺笆竹产业,“去年徐家村全村种植面积很快发展到500亩,今年又发展700亩。”

徐家村通组公路硬化后,外来收购竹笋的商贩便多了起来,村民打来竹笋在家就变成了钱。去年,徐家村成立了刺笆竹种植合作社,种植户抱团发展。

基础设施完善了,产业发展起来了,许多村民开始返乡创业。随着刺笆竹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徐家村的山也逐渐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