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秋节后上班第一天,宜宾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长郑兴良的电话一直没停过。“今年第二次全市扶贫工作现场会马上要开了,必须跟各个区县对接各自的准备情况。”郑兴良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宜宾市的“扶贫地图”,除了被标注出来的全市471个贫困村点位、今年3.7亿元扶贫专项资金预算使用情况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的贫困户数据,时时呈现着该市脱贫攻坚的进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37.33万人,去年以来已有6.87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即便如此,郑兴良也感觉压力颇大。当地预定要在2019年全部摘掉贫困帽,可是,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整片整片的贫困状况被逐步瓦解,贫困户的分布状况越来越零星,这类“插花贫困户”占宜宾贫困户总人数60%,约有22万人左右。
分布广、人数多、致贫情况复杂,针对此类人群,怎么办?
解局落实到“精准”二字上。
□本报记者 唐泽文
1“借力打力”扶持更精准
据宜宾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插花贫困户”的显著特点是分布较散,不适宜一些片区性的支持政策,甚至有可能支持政策落不到人头上。
普惠政策如果不适宜,那么就采取精准扶持,以“借力打力”的做法用社会资源加以带动。
9月22日,在为国庆大假做准备的珙县鹿鸣茶庄的负责人蒋晓波,说起中秋节的旺盛人气,很是高兴:“每天接待量都突破千人。”
这个建于5年前的茶庄,已是省级示范休闲农庄,但对当地人来说,它更是大家的“致富宝船”:茶庄与周边茶农携手,打造起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式休闲娱乐项目。更为300多个贫困户找到了工作岗位,“今年以来人均增收同比多3000元。”
梳理辖区的重点企业、合作社,盘活社会资源,“借力”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已从珙县拓展至宜宾更多区县。
在兴文县共乐镇毛村,当地回引本土走出去的企业家,通过投资1亿元修建王庄生态园,实现“一地生三金”,即土地流转带动得租金、就地就业带动挣薪金和种养业带动变现金。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带动脱贫的模式,并非全面铺开,而是尊重贫困户意愿。共乐镇镇政府相关人员说,以到王庄就业的80多个村民为例,贫困户只有一半,但今年仅务工收入就能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而不愿务工的,可选择给农家庄园提供自产的优质农副产品,“收入同样有增长。”
据了解,“借力打力”实现把“插花贫困户”扶上产业脱贫这匹“快马”的做法,“社会资源带动他们起来后,就可以申请专项产业扶贫周转金。”据悉,宜宾创新性地在471个贫困村设立了产业扶贫周转金,“每个村不低于30万元,总规模超过1.5个亿。”
2因户施策 措施更精准
随着三季度进入尾声,张明福算了一下自己今年的分红收益:在蔬果合作社有800元保底分红,但从经营状况来看,实际收入应可再翻一番。
张明福是高县庆符镇百家村一名“三无人员”。“三无”指无劳、无智(知识技能)、无人赡养,这一类人员在“插花贫困户”中不在少数。针对他们,宜宾试点以“股权化”进行扶贫。
高县扶贫移民局局长周剑说,县财政拿出扶贫资金100万元,入股百家蔬果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原有的242.6万元资产重新整合,合作社占股71%,试点资金占股29%,而试点资金所占股份,则对应分配到该村138名贫困户身上。
合作社有了资金,能进行更好发展,也促使贫困户“股东”们的分红更多:“明年合作社的好几个三产项目都要投入运营,分红保守估计能达到20%以上。”合作社理事长何鸿斗说。
目前,财政资金“股权化”扶贫方式已在宜宾市全面推开,宜宾市更多“三无人员”能够得到这份来自股东身份的保障。
“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引导农民申请政府贴息的小额贷款,将这部分资金也投入到合作社中来,借的钱有政府贴息,投入的钱能够享受股本的保底分红,能够进一步提高贫困户的收益。”郑兴良认为,投入的资金不仅要用在刀刃上,“更要聪明地用”。类似“股权化”管理等能让“1块钱裂变成2块钱的效应,发挥最大功效。”
贫困户中还有一类特殊群体,“因‘等靠要’的惰性致贫,必须让他们不敢、也不好意思懒下去。”在屏山县,41岁的陈发有就是这样的贫困户,“针对他的情况,暂时不进行经济帮扶。”屏山县专门制定一套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培训方案,主要是让在政府帮助下成功脱贫的贫困户对他们进行宣讲,讲经历感受收获。
而陈发有就是听了隔壁龙桥村贫困户周淑芬从一贫如洗到勤劳致富的宣讲后,深受触动,开始动手修起了牛圈,“村干部说了,只要我动起来,他们就支持我,咋个也不能输给女同胞嘛!”
3持续增收 保障更精准
脱贫之后不能返贫,不仅需要在帮扶过程中超前考虑,更是对帮扶是否精准得当的检验。
为此,兴文县在宜宾市率先探索,出台防止返贫的保障机制,拓宽脱贫致富路径。“鲜蚕茧只要保证质量,就可享受每公斤28元的最低收购保护价,这样的政策兜底,让我们更有勇气和信心去搞养殖。”9月15日,兴文县贫困户卢海福和其他贫困户商议,是否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收入。
据兴文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兜底”已体现在全县预防返贫的多个方面:“包括大病、灾害、失业、市场、生育,都有‘保护杠’。”甚至保障从根源筑牢——今年起,兴文县政府各个部门为对口帮扶的贫困户,以每人资助100元、贫困户自付20元的方式,购买120元的个人居民医疗保险,“从制度上把‘因病返贫’的几率降到最低。”目前,兴文贫困户都参加了2016年的基本医疗保险,该方法也被多个市级部门借鉴。
筠连的保障则重点体现在教授农业技术方面。前不久,筠连县不少贫困户代表专门到市里参加宜宾市农科院专家开展的技术培训,福延镇五星村村民高和华是远近闻名的“土专家”,他学得特别认真:“肉牛养殖病疫防治这方面非常实际,学好了的话,基础性的病疫防治工作我们都能完成。”
农科院专家培训“土专家”,“土专家”再定期上门培训农民,这就是筠连的好办法。不仅如此,村与村之间也会每半个月举行一次“技术论坛”,由“土专家”牵头解决近期遇到的技术问题。
在高县,村与村之间的传帮带已成习俗。前不久,大窝镇大屋村村支书马六生就来到邻村陈坳村,分享了自己村里养殖基金的管理办法。下一步,他们还打算一起打造区域品牌,共同提升养殖产业的附加值。
宜宾全市贫困村
471个
建档立卡贫困户
37.33万人插花贫困户
22万人左右占全市贫困户总人数
60%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超过
3.7亿元/年
设立产业扶贫周转金
总规模超过1.5亿元/年每个贫困村不低于30万元2015年-2016年
6.87万人脱贫
本报制图/朱濉
记者观察
脱贫攻坚 需更精准到位
□唐泽文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目前宜宾已将重心往“插花贫困户”转移。因这部分人群在贫困户中占比最重,将重点目标锁定在其身上,将破题方式定在精准上,体现出宜宾因人因地施策时的深入思考。
与广撒网的粗放扶贫不同,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从扶贫工作的成效来看,宜宾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
在方法的选择上,借牛还牛、扶贫资金量化入股等,为不同需求的贫困户提供了更加适合他们自身情况的模式。精准扶贫的内在含义,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才是精准扶贫的初衷和目的。
在事后保障上,宜宾则将重点放在了风险保障和技术支撑两个方面。这样的选择,也是决策者深入调研之后得出的结果——因病返贫和农产品生长周期长所带来的风险,是困扰农村贫困户脱贫的两大障碍。宜宾一方面试点防止返贫兜底方案,另一方面为贫困户寻求有效的技术支撑,从最为棘手的方面,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在精准扶贫的摸索过程中,已经有了越来越明晰的思路。不过从长远规划来看,还不能掉以轻心。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将扶贫工作的精准体现得更加到位,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思考的命题。